为每一份劳动点赞 | 国际前沿研究

在劳动形态深刻变革的当下,老龄化社会中银发劳动力”正在经历价值重构,工作中的繁文缛节无形之中增加了经济成本,女性在职业发展之路上仍面临多重困境。我们既要构建生命周期友好的职业体系,也需破除制度藩篱为创新创业松绑;既要推动女性职业发展的制度革新,更要建立多元包容的价值坐标系。


每一份工作都值得点赞,当劳动节从表彰仪式转向对劳动本质的追问,我们愈发意识到:真正的劳动尊严,在于为每个群体铺设公平的赛道,让每份贡献获得与其价值匹配的尊重。这既是制度设计的考题,更是社会文明的标尺。

The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Ageing

年龄友好型工作的比重正在大幅提升


在 1990 年至 2020 年期间美国新增的 4200 万个就业岗位中,有 2800 万个岗位提供给 50 岁至 74 岁人群。50 岁以上的工人从劳动力的五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出现该趋势的原因是,现有工作变得更加“年龄友好”,年长工人开始从事以前由年轻工人从事的工作。本文作者通过构建职业年龄友好指数(AFI)研究发现,1990年至 2020 年期间,美国职业的年龄友好度大幅提高,指数平均值在此期间增长了 8%。这种增长一方面是由对年龄更友好的职业的相对份额上升所驱动的,但更主要的是通过每个职业都变得更年龄友好而促使平均值提高。作者估计,当前在美国,约四分之三的职业已变得更适合老年人,中位数以上的适合老年人工作岗位相较于 1990 年增加了4900 万个。

Acemoglu D, Mühlbach N S, Scott A J. The Rise of Age-Friendly Jobs. The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Ageing, 2022.

*文章来自《北大金融评论》第14期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测量繁文缛节的经济成本


既有研究表明,繁文缛节(redtape)会通过推迟生产率最高的企业进入和减少部门间要素重新分配来降低总生产率。本文作者认为,繁文缛节还将通过投资不足和现有企业的资本配置不当来影响增长。为此,作者量化研究了7个发达欧洲经济体(奥地利、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繁文缛节的经济成本。研究结果显示,这7个国家繁文缛节的经济总成本每年超过1540亿美元。即使在这些发达国家中,繁文缛节的经济成本也存在很大的异质性,这一成本可以低至GDP的0.10%,如英国,或高达GDP的3.9%,如法国,平均成本为GDP的0.8%。


Pellegrino B, Zheng G. 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Red Tape on  Investment: A Survey Data Approach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24.

*文章来自《北大金融评论》第19期

undefined

Organization Science

母职工资惩罚与女性创业


成为母亲会带来生活和事业上的重大改变。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女性往往寻求不太标准的就业选择,向创业过渡是最常见的职业道路之一。一个常见的论点是,当女性的带薪工作无法照顾孩子时,母亲的育儿责任促使她们转向创业;更普遍的观点是,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是母亲创业的唯一动力。但本文作者研究指出,工作与家庭的冲突并不是女性在转向创业之前面临的唯一挑战,收入前景下降是母亲从事有薪就业的另一个障碍。他们通过分析瑞典的雇主—雇员数据,发现女性在转变为母亲后更有可能进行自主创业。此外,随着母职工资惩罚的增加,女性创办新企业的比例高于择业的比例。在担任管理职位或从事高薪工作的女性中,这种通过创办新企业寻求更好前景的趋势更为明显。


Yang T, Kacperczyk A, Naldi L. The Motherhood  Wage Penalty and Female Entrepreneurship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24.

*文章来自《北大金融评论》第19期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成为精英是否等同于过上轻松的生活?


现有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人类的思想、感觉和行为,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往往表现出既自私又慷慨,既渴望权利感又享受幸福感,以及既自恋又宽容等一系列看似矛盾的心理特征。本文作者通过采用自下而上、参与者驱动的方法来识别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其思想、感觉和行为之间的关联。研究结论表明,高社会经济地位可以分为两个维度:精英生活维度和轻松生活维度,精英生活与文化特权(如教育和家境)密切相关,轻松生活则更多地与当前收入和心理上的宽容性格相关联。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何高社会经济地位个体会表现出一系列看似矛盾的心理特征,并为未来的社会经济地位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Laurin K, Engstrom H R, Alic A, et al. Is  Being Elite the Same as Living an Easy Life?  Two Distinct Ways of Experiencing Su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24.

*文章来自《北大金融评论》第20期




《北大金融评论》第23期已经上架

现在征订全年刊和三年刊

即享超值优惠

快扫码订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