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从《国富论》以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发展经济使一个国家变得富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提出,土地和资本投入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也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发展。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更有效地积累人力资本。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同意教育的作用,而且由于教育的知识外溢性,对经济发展而言更为有利。教育有不同的方式,传统的在教室由老师传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是一种,随着科技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是另外一种。还有一种更为传统和古老的方式,就是“干中学”,从古代的学徒制到今天的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都属于这种方式。
那么学生是不是真的能从“干中学”中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上占据优势进而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呢?学生将来要找一份工作,第一手的经验非常重要,因为其中涉及很多默会知识,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教授给学生的。而这种一手经验以及默会知识,除了亲自尝试干一番之外,恐怕也别无他法。就像要学会游泳,总要自己下水一样。
我自己比较关心个人的利他行为,尤其是慈善捐赠行为。从大的角度来看,公益慈善是基于志愿的再分配,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题。所以如果社会上多一些公益慈善行为,社会就会稳定得多,经济发展的阵痛也会少一点。因此公益慈善行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和我的合作者研究过相关经验与捐赠行为的关系。这篇《信源依赖和慈善捐赠》的文章发表在《非营利管理与领导》(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杂志上。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如果参与者是从自身相关的经验获得关于非营利组织的信息,例如曾经为非营利组织做过志愿者或者曾经在非营利组织实习过,能显著提高他们未来进一步捐赠的意向。而且不仅如此,他们也更有可能在未来去当志愿者。而从网络、媒体或者亲朋好友那里获得非营利组织的信息,却未能显著提高捐赠和参与志愿活动的意向。
接下来自然而然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让一个人获得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经验呢?服务教育看起来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学生通过“捐着学(Learning by Giving)”,有了相应的经验以及其中的默会知识,就能促进学生未来的慈善行为。那么公益慈善行为能不能教呢?有没有可能通过服务学习的方式,来培育下一代的慈善家呢?
我们把眼光投向“体验式慈善(Experiential Philanthropy)”。体验式慈善教学方式是服务学习在慈善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式。体验式慈善的关键就是“捐着学”,也就是学生获得一笔钱,然后把这笔钱切实捐给一个具体的非营利组织。要作出这个捐赠决定,学生需要自己去学习非营利组织相关的知识,了解捐赠的细节,以及评估捐赠决策的合理性等。学生通过这个“服务”过程学到成为下一代慈善家的相关知识。这个和商学院的创业教育类似,学生通过真实创业过程,学到成为企业家的相关知识。
对体验式慈善而言,学生捐出去的这笔钱通常来自基金会的捐赠。但与直接资助模式不同的是,通过体验式慈善,基金会把资助决策权交给学生,希望不仅能够帮助有需要的非营利组织,也能够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想法很好,关键是实现。
我们在《非营利和慈善部门季刊》(Nonprofit &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上发表了《慈善是否可教?》一文,研究了体验式慈善课程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我们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分成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课堂学业成绩。这个是比较传统的衡量方式,我们希望体验式慈善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第二个方面是社会性学习成果,这是学生对慈善的认知,对非营利组织的认知,以及对社区需求的认知。第三个方面是未来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倾向。我们也希望体验式慈善能够极大改善学生对慈善、非营利组织和社区需求的认知。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当然是希望看到体验式慈善,不仅能够促进课堂学业成绩,也能够促进社会性学习成果,还能够激励学生未来参与公益慈善活动,而且三方面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
通过在美国一所大学课前和课后问卷收集的数据,对比分析学生在参与体验式慈善课堂之后,课堂学业成绩和社会性学习成果是不是有显著的提高?通过课前和课后的对比,从整体上看,我们发现不论是在学业成绩、社会认知和慈善意向方面,学生自己在课后汇报的分值都比课前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在所有细节指标上,也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在课后数据上都比课前有显著的提高。美国大学生辍学率也不低,对很多大学而言,留住学生能让他们顺利毕业是一个很重要的成就。我们发现上过体验式慈善课程的学生,更有意愿留在学校完成学业。这是体验式慈善课程除了提高学生未来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意愿之外,另一项重要的成果。
上述研究的一个问题是没有处理学生的自我选择问题。学生可能是自我选择进入到体验式慈善的课堂的,也就是说对社会问题认识更深更有意愿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学生,越有可能选择此类课程,而并不是因为体验式慈善的效果。
所以我们后来在《慈善与教育》(Philanthropy & Education)杂志上发表了《慈善确实能学》一文来分析这个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使用了学生对几个开放性问题的回答,试图从他们的回答中,来挖掘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看的,到底有没有学到东西。具体而言,我们让学生回答他们认为有关社会问题、非营利组织和慈善活动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他们最喜欢课程哪一些部分?以及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打算作出何种改变?我们收集了近千名学生的回答,这些回答构成了一个比较大的文本数据库。我们利用机器学习的成果,对比了人工判断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学生是真切感受到体验式慈善是有用的,不仅促进了他们的课堂学业,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性学习成果。
以上两篇文章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验式慈善在美国是不是有效的问题。如果这个体验式慈善真的有效,那么在一个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家,应该也是有效的。我们在《公共事务教育期刊》(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 Education)发表了《体验式慈善在中国》一文,我们在中国东北的一个学校复制体验式慈善的课堂,使用课前课后调查问卷的数据,结合学生对开放式问题回答的文本数据,证实体验式慈善在中国同样有效。
所以,学生通过“捐着学”,到底能不能最终成为下一代慈善家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本文完整版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6期
获取更多精彩独家内容,欢迎征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