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寿:中国式保险现代化的演变和实现路径
提到保险,就绕不开忧患、病痛、金融、投资等关键词。保险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风险对冲的一种手段,用少部分的钱增加未来抗风险的能力。回顾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从唯恐避之不及的污名化行业到贴上光鲜专业的金融标签,保险业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中,几经沉淀,中国式保险已踏上现代化征途。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局长王俊寿在《北大金融评论》撰文表示,在实现中国式保险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保险业牢固树立“保险姓保”理念,积极回归风险保障和补偿功能的本源,进一步提升保险的人民性和普惠性,走出了一条由低水平向高质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由过度竞争向有效竞合的演变之路。

 

本文完整版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15期。



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这正是保险服务经济社会民生的重要任务,也是其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保险业牢固树立“保险姓保”理念,积极回归风险保障和补偿功能的本源,进一步提升保险的人民性和普惠性,在奋力实现中国式保险现代化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由低水平向高质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由过度竞争向有效竞合的演变之路。

 

发展理念上,由“保险向上”向“保险向善”演变

 

过去,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均处于较低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保险在各个地区的普及程度均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通过“量”的扩张来实现“面”的覆盖。当前,保险业逐步由追求保险规模向“上”演变为保险服务向“善”,即通过内涵式的发展,诠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实现保险互济互助的本质。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保险回归本源,坚持客户至上、诚实守信,更好发挥保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缓冲器和减震器作用。疫情期间,上海银保监局指导上海保险业通过捐赠社区守“沪”险、对车险采取保单延期和续交保费、对农险保单提供“抗疫双倍赔付”等措施。

 

扩张模式上,由“摊煎饼”式扩张向“钉钉子”式深耕演变

 

近十年,我国保险业以超过 15% 的速度增长,保险业资产达到 27 万亿元。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保险业普遍存在“以规模论英雄,以业绩论成败”的现象,忙于“跑马圈地”式的网点扩张,疏于修练内功。

 

当前,我国保险业已开始逐步树立专业化高水准的行业形象,持续追求内在价值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保险机构需积极弘扬“工匠精神”,在产品开发、费率厘定、销售行为管控、运营管理、理赔服务、特殊风险管理等环节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充分发挥其在保障方面的专业化作用,实现由过去的低质量“人头”向高质量“人力”的升华 ;由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由资产负债驱动转向价值服务驱动。与此对应,保险业监管也由“偿一代”监管过渡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偿二代”二期监管,进一步强调风险管控和精细化经营。

 

展业步伐上,由“短平快”式裸奔向“马拉松”式匀跑演变

 

过去,保险业热衷追求短期的、爆发式的业绩增长,激励扭曲、炒作停售等行为屡见不鲜,造成高额手续费挤占保费空间,代理人频繁更替流动,售后服务滞后脱节,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保险产品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更难以体现保险保障的本质与价值。同时,部分保险机构过分强调保险的投资、融资等金融属性,而淡化了服务属性,部分保险机构热衷于长险短做,导致期限错配超出红线,并引发大量的退保纠纷、理赔争议等问题。

 

近年来,监管部门通过一系列新的监管制度设计,引导保险机构更加注重树立长期主义,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产品、服务、风控上来,合理规划业务发展,平衡全生命周期业务发展节奏。以上海地区银保渠道为例,期交业务占新单保费收入的比重从 2018 年的 32% 上升到 2022 年的54%,表明长期价值型业务已成为上海大部分保险机构的主流。

 

主打产品上,由“一枝独秀不算美”,向“满园春色才更好”演变

 

过去,在规模导向的发展思路下,短期能带来现金流的产品一度成为保险机构发展的重点,例如,前些年出现的万能险乱象,其高峰时期超过寿险总保费的三分之一,财险领域则是长期面临车险“一车独大”的状况。

 

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保险机构更加注重多元化的业务创新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以上海地区为例,2022年万能险和投连险收入分别下降 38% 和81%,普通寿险和健康险收入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财险方面,在车险综合改革后,上海车险单均保费较改革前下降了269 元,降幅达 7%,同时,财险公司积极推动非车险业务的发展,紧跟市场和客户需求提供服务。目前,上海保险业非车险业务占财险业务的比例提升至 60%,打破了过去“一车独大”的状况。

 

科技运用上,从“脚趾尖儿”向“手指尖儿”演变

 

过去,保险产品的销售过多依靠人力,理赔查勘主要靠手工。现在,各项保险业务更多依靠科技赋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保险业提供“足不出户”的解决方案。场景化、平台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使得互联网成为保险业新的获客渠道,各类投保、保全、理赔服务也通过视频交互等方式实现远程无纸化办理。近两年,上海保险业的数字化建设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在员工展业和保险查勘、理赔等方面全面推进,为保险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2 年底,上海银保监局指导推动上线普惠保险平台“上海保险码”,为消费者提供普惠、高效、安全的一站式综合保险服务。通过科技赋能保险,消费者在手机端即可完成相关保单的全链条操作,真正做到保险“一码通”,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和业务员少跑腿。


风险管理上,从“扁鹊大兄弟”向“上工治未病”演变

 

过去,传统保险的风险管理更多的是采取事后补偿、赔偿等手段。现在,保险机构着力由“事后灭火”向事中控制和事前防范转变,通过风险的分摊和转移,主动降低被保险标的的风险,进行风险减量管理。同时,通过端口前移,做到“治未病”,实现风险的有效缓释,体现保险真正的内涵和价值。例如,保险机构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预演,实现对各种实体运营情况的监控和干预,减少意外事件发生 ;可通过穿戴设备获取更加全面和实时的生命数据,建立“动态生命表”,督促个体加强健康管理。

 

同业竞争上,由“鱼死网破”的红海竞争向“退而结网”的蓝海合作演变

 

过去,我国保险行业的突出问题是产品同质化严重,为此,保险公司不约而同通过打价格战、费率战开展竞争。但这种不计后果的竞争并没有给保险机构带来“双赢”的结果,反而造成了“多输”的局面,既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也无法很好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

 

现在,各家保险机构结合自身优势逐步走出红海,在产品开发、渠道转型、科技赋能等方面加强探索,积极挖掘新的金融服务领域,稳步拓宽服务边界,实现差异化发展。通过深挖长尾客户,摈弃“大而全”,追求“专而精”和“小而美”,寻找属于自己的蓝海领域。在产品设计上,保险机构不断努力实现每个用户的差异化定制需求,由大数法则抽样向全样本的个性化定价转变,实现“千人千面、千人千险”。同时,保险机构积极探索各类责任险、长护险、ESG 理念下的绿色保险、气候融资保险等蓝海市场。在风险管理上,具有集团协同优势的保险机构,可加强与集团其他金融机构的资源共享和数据互通,整合各渠道客户数据并实现内部共享,从而提供精准的差异化风险识别和控制措施。

 

······
本文完整版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15期,

现在征订全年刊和三年刊,

即享超值优惠!

快扫码订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