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官方微信/微博
ESG 投资和碳市场的差异特征
ESG 即环境(Environmental)、 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简称。ESG 概念于 2004 年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的《Who Cares Wins》报告中被首次提出,核心议题是倡议企业不再单纯关注盈利指标,而要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维度综合考量,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2015 年,联合国提出、全球 190 多国家共同认可联合国 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 ESG 投资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 ESG 投资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流投资方式。
碳市场是全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最广泛采用的碳定价(Carbon Pricing)方式的一种。截至 2023 年 3 月,全球正在运行的强制碳市场有 28 个,覆盖了 1 个超国家机构、10个国家、20个省或州和 6 个城市,覆盖了全球 17% 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正在运行碳市场的地区 GDP 占全球GDP 的 55%,人口占全球人口将近 1/3。
虽然 ESG 投资和碳市场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方式,但两者在直接目标、运行机制和应用领域差异较大。ESG 投资的直接目标是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将资金更多地引导到对环境、社会和经济有综合效益的产业领域。碳市场的直接目标是以社会总成本最低的方式降低纳入管控的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在运行机制方面,ESG 投资既是一种投资理念,也是一种具体的投资策略,主要通过将 ESG 因素纳入传统的投资决策流程中进行考量的方式来寻找更为合适的投资标的,实现投资的经济回报以及环境、社会效益的平衡。碳市场的主流运行机制为“总量控制与交易”模式(Cap and Trade),即由碳市场的主管部门设定排放总量限制,将数量众多的高碳排放企业纳入其中,强制赋予减排义务,允许企业将分配到的碳排放权自由交易。在应用领域,目前ESG 投资主要应用于对上市公司股票或者发债企业的债券的投资,而碳市场主要应用于高碳排放的行业。
碳市场和 ESG 投资的高度协同作用
碳市场和 ESG 投资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两者之间也存在较为强烈的协同作用。尤其是碳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 ESG 投资有更为强大的推动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碳市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而对于 ESG 投资而言,企业全面有效的信息披露是ESG 投资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近年来 ESG 信息披露越来越受到市场各方的重视,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披露呈加速之势,被称为上市公司的“第二财报”。2022 年报季,逾 1700 家 A 股上市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了 ESG 相关报告,披露率 34%,其中 70.4% 的央企上市公司发布了独立的 ESG 报告。但根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对我国部分典型高碳排放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大部分行业目前存在尚未形成统一完善的温室气体减排信息披露框架、企业披露信息严重不足、信息披露颗粒度较粗等问题 3。然而,一旦这些高碳排放行业企业被纳入碳市场,必然大幅提升这些企业的碳管理能力和碳排放数据质量,从而为 ESG 信息披露以及定量、定性评价指标建立更加科学严谨的数据支撑体系和更为真实可靠的投资指引。另一方面,ESG和碳市场强制履约的双重压力倒逼企业采取更加有力的碳减排行动,有效提升 ESG 绩效表现。
第二,流动性。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认为,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方式有效配置碳排放权利资源的重要举措,通过市场交易决定碳排放价格,通过价格形成过程中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减排,从而引导大量碳中和投资。随着我国碳市场建设不断完善,预计未来将纳入更加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从控排企业为主体转向控排企业、非控排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个人并重),引入多层次的交易产品(从现货为主转向现货、期货、衍生品并重,提供期权、掉期、远期、期货以及其他与金融产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服务,如抵质押、资产证券化、担保、再融资等,帮助履约企业和投资者实现跨期贴现、套期保值、合理套利与风险管理),以及建立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监管机制、信息披露机制以保护投资者,碳市场流动性和规模将大大提升。以欧盟碳市场为参照(2022 年 15 亿吨配额,93 亿吨交易量,换手率超过 600%),未来中国碳市场金融化后,以其 70 亿 -80 亿吨碳配额量,年交易量或将超过500亿吨,中国碳价格超过200元人民币每吨,交易额超过 10 万亿元人民币。
碳市场可靠的价格发现机制和充足的市场流动性是对企业碳资产合理有效估值的重要基础。ESG 投资的实质是对企业环境、社会效益的重新估值,而其中碳资产是企业环境效益最重要的显性资产,对企业碳资产的重新估值需要一个有效的、流动性充足的碳交易市场为支撑,并且这样的碳市场还可以为 ESG 投资提供可量化、可评估、可对冲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如碳债券、碳信托、碳基金、碳资产证券化等。
(*本文合作者:葛兴安为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副总裁、北京绿金院特邀高级研究员,邵诗洋为河南环境能源服务中心首席执行官、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秘书长)
现在征订全年刊和三年刊,
即享超值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