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三期全第16期
风口之下,ESG投资成为全球目光汇聚的焦点。盛况背后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滥用概念、阳奉阴违的“洗绿”行为。在刚刚过去的6月,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公布了有史以来首套全球ESG报告标准,此举堪称ESG投资领域的里程碑事件。新规对公司社会、环境和治理风险披露作出了更详细的规定,将于2024年1月1日后生效。
 
在全球投资热度整体下行的大环境里,ESG保持了稳定增长,“逆势行稳”的背后汇聚着全球共识。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用“非财务指标”去衡量一家公司,社会和企业对ESG的重视程度水涨船高。
 
在“碳中和”已成为火热话题的当下,国内主流市场更是一呼百应,但很多人会把ESG误解为做好“双碳”实践。实际上,“碳中和”更多着眼于ESG理念中的环境(E)层面,不能完全与整个ESG体系划等号。
 
环境、社会、企业治理这三项抽象的议题,通过评估体系变成具体的数据,ESG评级越高,风险越低。这个评价体系要求企业着眼于“持续发展”的问题,要做好长期主义的实践。长期主义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但践行长期主义的这项工作需要企业甘愿做“独行者”。因此,ESG评级的建立和优化,可以给企业带来其发展所需的资本支持,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对冲长期主义的苦,给企业增加坚持的信心。



迎风攀登向高峰,行至半山雾渐浓。ESG发展到今天,似乎正迎来一场全面的信任危机。
 
外界对ESG的评价变得愈发摇摆不定。2022年5月,S&P将特斯拉从标普500ESG指数成分股中剔除,马斯克直言“ESG就是一个骗局”,而ESG投资原则“如果不加以修正,就应该删除”。欧盟对《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第9条的修订更是引起了无数争议,数千亿欧元ESG资产被重新分类,从“深绿色”基金下调为“浅绿色”基金。
 
ESG的投资策略有效性变得迷雾重重,其本身的社会价值也变得模棱两可,多重原因共同作用,各企业的ESG行动显著落后于意识。
 
归根结底,高热度的ESG投资需要洗去铅华,沉淀一些“冷”思考,推动新一轮改革。基于此,我们策划本期杂志主题:ESG投资的再思考。与刘世锦、梅德文、巴曙松、李文、王信、盛瑞生、滨田宏一、杰克·戈德斯通等经济金融领域研究ESG的一线专家和学者共同探索、研究、解读这一话题,引领我们拨开迷雾、展望未来。





“双碳”议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减碳和增长是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把双碳压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这是一个富有感召力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生产的影响,需要新的技术创新变革来调整和把控。中国的能源和经济应该也必须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


当下,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引领着产业、经济和投资的新阶段。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梅德文认为,ESG 投资和碳市场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方式,但两者在直接目标、运行机制和应用领域差异较大。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碳市场与 ESG投资双轮驱动。



关于ESG评价的相关问题,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从本质上看,ESG评级的差异源于底层数据、关键议题的选择及赋权的差异。基于ESG标准能否识别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特征的“好”公司仍然存在广泛争议,主流ESG评级机构提供的ESG评级结果相关性并不高,也直接影响投资者 ESG投资实践的效果。


为应对 ESG 投资“漂绿”风险,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文表示,需综合解决信披、评估和投资环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漂绿”风险存在于ESG投资领域的ESG信披、ESG评估和ESG投资等关键环节。通过监管部门引领和多元市场主体联动的方式,加快建设符合中国ESG投资市场发展需要的信息流通制度性基础设施,进而提升市场中ESG信息透明度和降低信息获取门槛,是培育有序、高效的ESG新生态的重要前提条件。


 
ESG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修课,关于差异化治理,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中国上市公司协会ESG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盛瑞生表示,同样的ESG议题在中外的话语体系中有一定内涵差异,这既是规则制定者对企业践行ESG的期望差异,又是其背后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底蕴和政策法规环境所决定的。平安会以“内化ESG理念为自驱力,充分认识ESG议题取向差异”作为企业个体在ESG实践上的探索。




 
技术革新加速奔跑,ChatGPT把人工智能的热度拉满,AI的下一步动作已经成为全球技术讨论的焦点。当ChatGPT与绿色金融相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认为,认知智能在绿色金融的运用,可能是突破性的,但目前看也会有明显局限。新技术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也可能会产生两级分化。



曾有无数科幻作品描绘过未来的世界,在宇宙漫步和无人驾驶早已实现的当下,AI的革新让我们对未来保有更多的期待。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管理学教授魏炜及其合作者以ChatGPT为标志的人工智能为切入点,探讨大模型时代下企业商业模式的选择和判断,分析OpenAI模式的局限性,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即依托“生成式大模型+辨识型小模型”技术架构形成领域大模型,并由此提出领域大模型的商业模式选择。



谈及日本经济,总是与“失去的二十年/三十年”(Lost Decades)、“流动性陷阱”这样不幸的词语联系在一起。1992年对于中国来说,因为“南巡春风”而标志着一个美好开端;但对于日本来说,是黑暗开始。耶鲁大学名誉教授滨田宏一是日本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也被誉为“安倍经济学设计师”。在接受《北大金融评论》专访时,他认为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的得分是A-B-E”。他满意“货币政策的扩张”,表示“财政刺激”做得也还凑合,而“结构改革”则是失败的。



如果说 20 世纪的 20 年代是美国“咆哮的二十年代”,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时代。那么,21 世纪的 20 年代将是美国“动荡的二十年代”。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教授杰克·戈德斯通接受了《北大金融评论》的专访,在访谈中,他从结构人口学理论(SDT)的角度入手,与担心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国家竞争能力下降这种流行的观点相反,他表示“人口老龄化也许会阻止社会动荡”。

厉以宁是我国经济学界泰斗、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是经济思想的启蒙者和坚持真理的理论家,于2023年2月27日与世长辞,享年92岁。

 

《北大金融评论》创刊伊始,厉以宁受邀担任刊物顾问委员会委员。他曾多次说,他这一生主要是两个身份,一是经济学研究者,二是经济学教师,两者都是他所爱。本刊“追寻厉以宁”专栏特邀请其学子和朋友们撰文纪念,纪念他光辉的一生,也纪念他不可磨灭的贡献。

 

海 闻:经济思想的启蒙者和坚持真理的理论家

屠光绍:追忆厉以宁老师对股份制改革及资本市场发展的贡献

刘 伟:深切悼念厉先生

孟晓苏:我在厉以宁老师身边读研的日子

陈东升:厉以宁和他们的时代

姚 洋:我所认识的厉以宁老师

王晓晖:“三不”管窥厉以宁

刘姝威:厉以宁教授经济思想的本土实践

 

现在征订全年刊和三年刊,

即享超值优惠!

快扫码订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