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栋:可持续投资与经济增长

2024年12月20日晚,应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邀请,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管理学教授、可持续发展政策及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栋教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可持续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精彩讲座。以下内容为部分精彩视频和文字实录。


精彩视频


视频部分文字实录


这个建模想要跟大家讨论的问题,就是ESG是否有超额回报?现在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个是从实践的角度上讲,也是《金融时报》所说的ESG投资战略的超额回报,这已经毋庸置疑,找些例子就可以看出来。


比如MSCI在新兴经济体的例子中, ESG的指数明显超过基准指数,这个数据是到2017年比较早的时期,疫情几年期间,以国内A股为基准的可能也是类似这样的情况。

所以从趋势来讲,ESG的投资回报是相当高的。现在有很多ESG的投资和基金,层出不穷。

但从学术角度上讲,避开投资ESG指标不达标的一些产业或者公司,可能会限制投资人的机会,选择余地更小,所以会错过一些表现较好的股票。同时,如果不是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也会增加波动,因此从理论上讲,ESG投资会提高风险或降低回报。

另外,ESG需要专门的研究,这也会提高成本,降低利润。所以从理论上讲,选择ESG反而缩小了投资范围,不应该会获得超额回报,但是现实中存在很多超额回报的案例,超额回报的存在与否也确实引起了很多争论。

具体观察来看,因为我主要研究ESG数据,其中有很多的指标、标准、框架, KPI更是成百上千。所以计算方法不同,指数的权重不同,定义什么是ESG,企业的ESG意味着什么,选取什么样的指标,首先有理论框架的问题,另外还有数据的问题,比如有没有数据,如何设定权重,E、S、G各占什么样的比重由什么决定,这些问题都会带来ESG不同的框架,所以最后计算出来的得分和评级也差别很大。

比如,看这些不同的公司,5个不同的评级机构,相应的评级有高有低,但对比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的时候,Moody、Fitch、S&P评出的结果是比较接近的,比如这个机构评出来是5分,另一家机构评出来也是5分,比较接近。

所以,信用评级的标准比较有共识,不同机构评出的结果差别不大,但ESG评级的差别却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