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海闻解读经济形势:下行态势系多种因素造成
  腾讯财经讯(江晓川)中国经济学家对目前经济增长的下行态势做出解读,称中国这一“延续时间可能会长一点”的状况系受到长期经济趋势、宏观经济周期及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自2011年开始,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开始减速,2015年用以衡量经济发展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降至6.9%,这是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经济学家海闻认为,国家经济“不可能永远保持10%的高位增长”,长期来看中国需要“从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海闻在该院所举办的2016北大汇丰金融论坛上发表了上述观点。

  除长期经济趋势外,海闻称,中国面临着宏观经济周期并未结束的状况,“只要一个国家搞市场经济,它就必然经济会有波动。”他认为,尽管中国政府之前利用“四万亿”政策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但这一自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目前仍在影响中国。

  “四万亿政策”源自2008年9月,中国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增长快速回落,而出台十项措施,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简要计算,为实施这这些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

  这位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目前面临的尴尬状况还可归因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中国产业结构未能根据经济不断发展的态势而调整,使得农业、工业及服务业之间的发展差距加大,进而影响了以其中某一产业为主导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尽管农业的总体增长放缓,但“还基本稳定”,海闻表示,“下滑最厉害的是制造业。”而服务业发展增速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

  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农业、工业及服务业的增速分别为3.9%、6.0%和8.3%;而在2014年,各产业增速分别为4.1%、7.3%及7.8%;这是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在农业及工业增速均下降的情况下,服务业增幅逆势上扬。

  尽管中国经济状况不佳,海外评论者认为“硬着陆”——企业大量破产,工人大幅失业:经济严重下滑——可能性在增加,但海闻依然表达对未来走势审慎乐观的态度。

  这位表达审慎乐观态度的经济学家做出以上判断的原因在于,他将中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市场经济转型期这两个特殊因素列入了考虑范畴。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时,呈现出与先进国家不同的发展趋势。

  “欧美已经是成熟国家,处在高空很稳定的状态;而中国经济处在起飞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海闻表示,“中国的体制与增长潜力依然存在。”

  此外,他还称,“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仍然“存在政府的力量——这是欧美国家无法做到的”:“中国政府绝对不会让中国出现很大的危机。”

  海闻表示,对付经济衰退,传统的方法是“增加货币供给或者增加政府开支”,以“通过增加总需求来拉动经济”,而中国政府的目标在于:不仅要“保增长”,还要“调结构”;在增加总需求的同时,调整总供给。

  他认为,中国目前采取的应对思路是,依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住经济特别不景气地区和行业的增长;而另一方面,在总供给方面想办法,以调整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