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IMF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估算中国上市企业的在险债务比率为14%,进而测算中国银行业具有潜在风险公司的贷款占比15.5%,损失贷款规模达7,56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7%。这远高于中国官方公开披露的数据,引发了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针对这一热点问题,应巴曙松教授邀请,10月20日晚,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先生莅临“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报告厅为大家带来《债务风险与不良贷款》的演讲。本场讲座还有幸邀请到原招商局集团和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先生出席并致辞。
丁安华先生现任招商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曾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先后任职于招商局集团、加拿大皇家银行等机构,期间兼任招商证券、招商银行及招商轮船董事。2015年出版个人著作《资本市场札记》。
任颋教授代表学院致辞。任颋教授首先代表学院欢迎两位嘉宾的到来,并重点向在座各位听众介绍了秦晓先生。任颋教授说,秦晓先生是专注于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理论和实践的一位杰出的引领者,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管理方面卓有建树。
秦晓先生作开场致辞。秦晓先生对丁安华先生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丁先生的本次选题针对IMF报告中关于中国不良贷款的争议问题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清晰的概念剖析,建立了正确的方法论。秦晓先生强调,做学术研究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很重要,无论是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都要先找到内在的逻辑。在遇到问题时有必要遵照学术研究规范,仔细验证和分析,孤立地看传统理论是有局限性的。
在讲座中,丁先生认为,IMF对公司贷款损失的估算远远高于我国官方披露的不良贷款数据,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舆论普遍认为IMF的测算结果是权威的,并将IMF的估算结果解读为我国银行“真实”不良率的下限。丁先生首先梳理了IMF基于EBITDA计算利息覆盖倍数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复性检验。发现IMF采用的公司财务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将投资净收益在EBITDA中扣除,客观上低估了中国企业的偿债能力,导致在险债务比率计算结果偏高。若考虑投资收益,丁先生的研究团队计算得到的中国在险债务比率为9.36%,比IMF的结果低4.74个百分点。丁先生认为,以权益法合并的长期投资收益一直是我国企业营业利润的重要部分,是中国企业正常、持续而稳定的利润来源。因此,忽视“投资净收益”的计算方法值得商榷。
此外,丁先生在讲座中进一步分析了在险债务比率与银行不良率的关系。他根据不同国家的实证研究证明,两者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险债务比率不是银行不良率的良好替代指标。IMF报告将企业债务与银行贷款混淆,而贷款只是企业债务中的一个高等级的构成部分(通常含有抵押担保)。另外,IMF忽视了不良贷款体现在债权人(银行)和债务人(企业)财务报表上的差异。银行作为债权人通过核销转让处置不良贷款之后,这部分不良贷款已经离表;但企业作为债务人所欠的银行贷款依然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存在。正因为如此,在险债务比率与银行不良率之间并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丁先生认为,IMF可能高估了中国的不良贷款率。
欧阳良宜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可靠的结论来源与细节。正是由于丁安华先生严谨细致的重复性实验,才能发现报告中真正的问题所在”。欧阳良宜教授对在丁安华先生的演讲观点给予肯定的同时,还指出“评估债务的不良程度主要看是否有能力还款,这其中政府兜底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尽管IMF对概念的提法是有瑕疵的,但对中国企业债务恶化的方向判断是正确的;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警醒,中国的风险债务可能相当严重。
随后的现场提问环节,秦晓先生、丁安华先生分别就听众提出的关于财务分析方法、偿债指标、房地产与债务风险、地方债风险等问题与听众进行了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本次讲座是“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的第十讲。“前沿讲堂”将持续邀请金融领域的权威人士分享最前沿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旨在为北大学子打造了解掌握金融前沿动态的优秀平台。
(撰稿:朱伟豪 摄影:包无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