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下的银行业息差管理与业务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金融服务业是大湾区的优势产业。作为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经济活动加速融合,到2023年经济总量已突破14万亿人民币。湾区内覆盖“两种制度、两个平台(境内/境外)、三个市场(粤、港和澳)和三种货币”,在政策的支持下,湾区内的银行机构所面临的经营形势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副行长于东智在《北大金融评论》发文表示,随着大湾区融合政策的不断出台,湾区内银行合作将更紧密,新的竞争也将逐步浮现。一方面,为促进湾区融合,湾区政府将逐步出台政策为湾区机构和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一体化金融服务。为抓住相关机遇,集团湾区内分支机构势必加强协同合作,以提高服务效率,增强集团整体竞争力。
 
本文完整版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20期。


近期,随着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的陆续披露,上市银行净息差的继续下跌现象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预计境内低利率环境仍将持续,与境外当前的高利率环境反差明显。湾区内机构处于境内境外两个不同的环境中,随着湾区融合政策的不断出台,湾区内的资金流动将更加频繁,银行机构间的合作和竞争也将出现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息差管理和业务发展策略的调整是湾区内银行业面对的新课题。

 

正确认识银行业的净息差现状

 

近年来,境内商业银行业净息差呈持续下降态势。从香港银行业的净息差历史走势看,净息差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呈现先下降后趋于稳定,其后受利率周期等因素影响上升或下降。面对当前境内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下降的现状,一方面,银行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一定的净息差水平,以确保可持续经营;另一方面,金融具有盈利性和功能性双重属性,不能单纯以盈利性为目标,盈利性要服从功能性发挥。

 

内地商业银行净息差呈持续下降态势。根据披露数据,上市银行净息差已连续4年下降,2023年净息差为1.69%,比2022年下降25个基点,比2019年下降54个基点。其中,2023年四季度,国有商业银行的单季净息差已跌至1.49%,2024年一季度末,国有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进一步收窄,其中交通银行的净息差已降至1.27%。净息差的收窄,主要是因为银行业的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跌,而负债成本稳中略升。资产端收益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内地经济仍然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总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竞争加剧和资本回报率下降;为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央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商业银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个人信贷成本,如LPR的非对称降息,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等。负债端成本稳中略升主要是因客户的活期存款定期化,存款期限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原因。

 

香港银行业净息差走势分析。香港银行业的净息差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持续收窄。由图1可看出,银行业的净息差由1994年的2.33%降至2005年的约1.75%。利率市场化完成后,银行业的净息差受利率周期等因素影响而波动。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货币政策跟随美联储,如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美联储大幅降息,港元利率也随之下降,香港银行业的净息差由2019年12月末的1.63%下降至2022年3月的0.98%,而在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内,香港银行业的净息差水平由2022年3月的0.98%提高至2023年末的1.68%。从过去三十年的历史数据看,香港银行业的净息差最低值出现在2021年一季度,约为0.97%。

 

 

正确看待商业银行的净息差。盈利是商业银行的天然属性,也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净息差是商业银行核心效益指标的动力来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盈利能力,尤其是净利息收入在营收中占比较高的境内商业银行。因此,从完全利率市场化的香港经验来看,境内商业银行的净息差目前也已经处于相对低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稳住净息差,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金融稳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金融具有盈利性和功能性双重属性,不能单纯以盈利性为目标,盈利性要服从功能发挥,净息差从高位下降也是在实体经济疲弱时金融发挥其功能属性的体现。

 

大湾区融合对银行业的影响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布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经济活动加速融合,到2023年经济总量已突破14万亿人民币。湾区内覆盖“两种制度、两个平台(境内/境外)、三个市场(粤、港和澳)和三种货币”,在湾区融合政策的支持下,湾区内的银行机构所面临的经营形势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短期看,随着大湾区融合政策的不断出台,湾区内银行合作将更紧密,新的竞争也将逐步浮现。一方面,为促进湾区融合,湾区政府将逐步出台政策为湾区机构和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一体化金融服务,例如,为提高香港居民到内地生活和就业的便利程度,试点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立内地个人账户,试点开展信用卡视频面签,为便利香港居民信贷融资,试点银行内部数据跨境流动等。这些便利政策的落实均需要湾区内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同时,为抓住相关机遇,集团湾区内分支机构势必加强协同合作,以提高服务效率,增强集团整体竞争力。

 

 

另一方面,随着湾区内城市金融互联互通的深入,跨市场机构间的竞争也将逐步浮现。竞争主要体现在资产、存款、中收等业务的争夺上。大湾区机构当前面临“一边低息、一边高息”“一边在岸利率、一边离岸利率”的显著差异,企业和个人客户将通过政策通道向低利率地区融资,向高利率地区配置资产。例如,2023年以来,内地客户在香港进行资产配置(存款、保险等)的数量大幅上升,而香港地区企业更倾向于向境内融资。2023年,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新增2.8万人,同比增长70%;办理资金跨境汇划12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77倍。

 

长期看,大湾区内必然会逐步实现金融的互联互通,支付与结算便利化,贸易自由化,资本项目开放等,大湾区内银行的合作和竞争将加强,跨境资金将高速频繁流动,推进离在岸业务一体化。境内境外机构将同时竞争客户和业务,在跨境资金流动壁垒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境内外利率存在明显差异时,大量资金的跨境流动将使得境内外利差缩小,大湾区内的境内外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负债成本差异将逐渐减小。

 

相关建议

 

宏观层面:丰富离岸人民币风险对冲工具

 

香港拥有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互联互通机制的不断扩容和深化,促进了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并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为防范风险的跨区域、跨市场传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需要进一步丰富离岸人民币风险对冲工具。例如,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推出离岸国债期货,推动离岸人民币利率掉期市场发展,在信用风险方面推动信用违约互换等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丰富的风险对冲工具可降低商业银行管理不同市场的风险,避免风险的跨境传递共振。

 

微观层面: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和方式

 

调整资产负债配置策略。在境内利率持续处于低位的情况下,大湾区商业银行应积极调整资产负债配置策略。一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压降低效无效资产,压降高成本负债。二是借助区内涵盖“高息+低息”“离岸+在岸”的不同市场环境优势,实施“低利率地区融资,高利率地区投放”策略。前些年欧元区低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表明,实施从低利率地区融资,向较高利率地区投资的资产负债配置策略,有助于促进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利润平稳增长。三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加大期限错配力度。在低利率环境下,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银行的利率风险相对较低,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加大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力度,增加投放长期资产,增加融入短期资金,缩短负债期限,以提高净利息收入。

 

加强定价管理。大湾区覆盖了三个市场,三种货币,涉及离岸和在岸两个人民币市场,存在多种利率定价方式。一是在大湾区逐步融合的情况下,湾区内商业银行要积极丰富报价形式,满足区内不同城市的客户需求和市场惯例,同时也满足各地监管需要。二是加强定价管理,提高前台部门定价权限。由于三地的金融市场、监管政策等存在较大差异,银行需要紧盯不同市场的利率走势,高度保持对市场价格的敏锐度,提高定价频率,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利率。此外,由于香港利率完全市场化,银行可自由进行定价,因此银行在守住盈利底线的前提下应给予前台部门较大的定价空间,让前台部门在与客户谈判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湾区银行需要面对多货币、同一货币多个基准利率定价等市场情况,利率风险管理的难度将加大。一是要加强利率趋势研判。应紧盯湾区内的三个市场,研判市场走势,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前瞻性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布局和内外部利率政策。二是构建一套完备的利率风险预测和监测体系。商业银行应制定适合自身发展战略的利率风险偏好,搭建具前瞻性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采用前沿性管理技术建立涵盖利率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分析和报告的全流程管理框架,根据设定的警戒线和限额做好利率风险的预判和日间监测,确保利率风险可控。三是定期开展利率风险压力测试。从净利息收入变动和经济价值变动两个维度开展压力测试,识别极端利率波动对银行的影响,根据压力测试结果考虑是否需要采取补救或缓释风险措施。四是加强利率风险对冲。对已识别出的利率风险,要根据内部风险限额要求和风险承受水平,决定是否缓释风险,如采用表内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或者表外利率对冲工具,降低利率风险敞口。

 

······

《北大金融评论》第20期已上架

现在征订全年刊和三年刊

即享超值优惠

快扫码订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