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地缘政治迅速变化、国际规则不断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是提升国际话语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次金融云书会邀请了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国际财经研究专家工作室专家、国际金融30人论坛执行理事乔依德先生,为大家分享《国际金融规则:现状、挑战与演进》书籍。乔先生深入剖析了当前国际金融规则的主要特点、面临的挑战及其演变趋势,并探讨了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中的角色和策略。讲座中,他提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高金融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组织及打造中国特色金融理论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引发了听众对中国未来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所扮演角色的深思与讨论。
2024年7月3日晚,应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邀请,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国际财经研究专家工作室专家、国际金融30人论坛执行理事乔依德先生做客第8期北大汇丰金融云书会,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国际金融规则:意义、定义和制定”的线上精彩分享。本次云书会采取线上直播形式,累计观看人数达884人次。
乔依德先生分享“国际金融规则:意义、定义和制定”
讲座伊始,乔依德先生引入了第一部分内容,为什么要关注、研究和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德制定。乔依德先生强调,在全球经济迅速变化的今天,研究和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变得至关重要。国际金融规则不仅是理念和政策实施之间的桥梁,更是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各地区的发展银行,构成了这个体系的硬件;核心则是黄金与美元挂钩的金汇兑本位制;规则方面则涉及汇率、跨境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的调节。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在于其一致性、固定性和强制性,保障了全球金融的稳定运行。当前,国际金融规则需要适应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和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技术进步和经济变化,如绿色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催生了新的领域,亟需新的规则。此外,地缘政治变化也迫使现有规则进行调整,如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引发了全球去美元化的呼声。对于中国而言,参与和制定国际金融规则不仅是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必要举措。中国应继续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改善现有国际金融机构,并通过新建机构,如亚投行,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此外,改革现有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可以通过推广特别提款权(SDR)作为全球储备货币来实现。
随后,乔依德先生详细介绍了国际金融规则的定义、实质和主要类别。他指出,国际金融规则是参与国际金融各方面主体依据其运行规律所遵循的法治体系,反映了规则制定主导方和参与方的共同诉求,虽然主导方的国家利益通常占优先地位。乔依德先生进一步阐述了国际金融规则的四大类别:首先是多边官方体系,包括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机构的章程和条款被广泛认可;其次是民间与官方共同参与的体系,主要处理主权债务问题;第三类是非官方体系,如巴黎俱乐部,处理发展中国家债务的私人债权人事务;最后是双边规则,例如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美元协议,尽管是双边协议,但具有广泛的外溢效应。此外,他还提及了单边规则,如美元清算体系,虽然这种规则具有单边性质,但在美元作为交易货币时难以被取消。他强调,一般而言,国际金融规则主要指多边官方规则,这些规则为全球金融秩序提供了基础。
乔依德先生介绍制定国际金融规则主导权的主要因素
接下来,乔依德先生进一步阐述了制定国际金融规则主导权的主要因素。他指出,决定国际金融规则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一、国际经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基础在于国际经济,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随着跨境资本流动的加速,特别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新的金融规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些规则规范了包括直接投资(FDI)、证券投资和跨境银行贷款在内的跨境资本流动。二、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带来了国际金融规则的变化。乔依德先生举例说明了移动支付和信息技术在金融规则中的作用,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全球扩展,这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金融规范需求。三、金融实力:一个国家的金融实力在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中起决定性作用。金融实力体现在国内金融市场的宽度、厚度和深度上。乔依德先生指出,金融市场的宽度涉及金融服务的普及率,厚度则涉及金融产品的多样性,深度则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此外,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否为国际储备货币也是金融实力的重要体现。四、金融理论知识:金融理论和知识在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中起到先导性作用。乔依德先生提到,许多国际金融规则是基于西方金融理论,如有效市场理论。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这些理论提出了挑战,显示出政府干预的重要性。乔依德先生还分享了几个例子,展示了外交和军事力量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的关键作用。例如,布雷顿森林会议和广场协议展示了美国在二战后及20世纪80年代的影响力;而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美元协议则体现了政治和军事力量在金融规则中的作用。乔依德先生总结道,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国际金融规则的框架和制定过程,为中国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提供了重要启示。
乔依德先生梳理当前国际金融规则框架
针对以上相关因素,接下来,乔依德先生对当前国际金融规则框架进行了梳理。他指出当前国际金融规则框架可分为两部分:现有领域的规则和正在形成的新领域规则。现有领域的规则包括汇率、跨境资本流动、主权债务重组及监管等。这些规则在战后几十年里已经基本形成,尽管存在问题,但整体上还是为国际金融秩序提供了公共产品。乔依德先生强调,对这些现有规则,我们应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或抛弃,同时保留和改进其中有利于发展的部分。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有一个“共同但有差别”的原则,即在遵守共同规则的同时,考虑到其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对于正在形成的新领域规则,乔依德先生指出,绿色金融、金融科技、数据治理和数字货币等是目前各国竞相占据高位的领域。中国应先做好国内规范,再在国际上积极沟通。例如,绿色金融方面,中国已在碳排放交易所等领域取得进展。在数据治理方面,中国提出数据也是生产要素,并试行将数据列入资产负债表。
乔依德先生还分享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些规则的应用和影响。例如,在主权债务处理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巴黎俱乐部等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重组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通过降低利息、延长还款期限和减免债务等方式来应对债务危机。同时,他提到集体行动条款的重要性,避免了个别债权人通过法律手段对债务国进行过度索赔。在金融科技方面,他提到应用场景、赋能技术和市场主体三大维度的监管和规则形成。跨境数据流通的监管则涉及到各国的不同法律和安全考量,欧盟、美国和中国在此方面都有不同的监管方式和要求,但也有可能在一些共同点上形成基本的原则。基于以上信息,乔依德先生总结了国际金融规则的三大目标:保持金融市场稳定、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保护消费者利益。这些目标的前提是确保国家安全。在这个框架下,国际金融规则不仅要服务于经济发展,还需在安全和便利之间找到平衡。
乔依德先生剖析我国如何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
最后,立足当下,乔依德先生为大家介绍了我国如何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首先,中国应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包括改进现有规则和发展新领域如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其次,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与维护金融稳定之间找到平衡。乔依德先生还强调提高金融开放水平,中国应继续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并鼓励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通过自由贸易区试点,可以逐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提升贸易便利化。此外,中国应积极参与多层次的国际金融组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媒体品牌,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金融理论。培养高水平的国际化金融人才也至关重要,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需重视这方面的培养和使用。最后,乔依德先生提到,制度性和双向开放也是必须的,通过自由贸易区试点逐步实现离岸金融和跨境金融的便利化。这些策略在确保国家安全、金融市场稳定、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将帮助中国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结合今天的内容,乔依德先生总结道,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广泛的影响,既需要理论支持,也需要大量实践经验。中国作为国际金融规则的后来者,必须保持坚定的态度和稳健的步伐。他提到,今天讨论的国际金融规则,不仅涉及到金融领域的普遍原理和原则,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改革,包括贸易、经济及某些外交领域。他希望通过这次分享,大家不仅了解国际金融规则的具体内容,也能将这些原则和方法扩展应用到其他领域。
在提问互动环节,观众踊跃参与并就国内金融政策如何与国际规则相协调、国际金融规则与中国特色金融理论、国际规则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提问,乔依德先生对各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详细解答。
此次讲座为“北大汇丰金融云书会”第8期。“北大汇丰金融云书会”由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教授发起创办,旨在普及经济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邀请优质经济金融书籍或课题作者为嘉宾,对书籍或课题内容进行解读分享,为读者提供一个能够与书籍作者深入交流的机会。该活动主要面向国内外高校经济金融专业在校学生、金融专业从业人员以及对经济金融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分享内容主要围绕书籍内容及与书籍主题相关的话题。
(撰文:左松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