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资本新规下风险计量方法的变革和影响分析
2023年11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本新规”),不仅充分吸收巴塞尔委员会2017年底发布的《巴塞尔III改革最终方案》,全面降低风险计量模型的复杂度、提升风险敏感度和可比性,而且也结合国内银行业发展实际,设定了差异化的计量规则。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尚航飞通过分析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量框架的改革要点,探讨了其可能对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实践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商业银行更好地落实资本新规、完善风险管理框架、促进业务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完整版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18期。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改进
适用范围收紧,申请采用的标准放松,风险暴露分类标准细化
一是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资本新规要求银行不得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股权风险暴露,并规定了不得采用高级内部评级法计量的情形。二是银行申请采用的标准放松。“银行申请采用内部评级法时,内部评级法资产覆盖率应不低于50%”的要求比起之前的“3年内提高至80%”下降。三是风险暴露分类标准更加细化。比如,零售风险暴露中,合格循环零售风险暴露细分为合格交易者循环零售风险暴露和一般循环零售风险暴露;其他风险暴露新增资产管理产品。
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底线设定更加严格,完善违约风险暴露估计方法
一是调整和补充输入参数。上调违约概率(PD)底线,如公司、金融机构以及零售风险暴露的PD底线由0.03%提高至0.05%。新设违约损失率(LGD)底线,如初级内部评级法下,公司风险暴露中没有合格抵质押品的高级债权的LGD底线由45%下调至40%。二是高级内部评级法下公司风险暴露和部分零售风险暴露的LGD底线从无到有。如没有合格抵质押品的公司风险暴露、合格循环零售风险暴露、没有合格抵质押品的其他零售风险暴露的LGD底线分别设置为25%、50%、30%。三是增加违约风险暴露估计方法的规定。如商业银行违约风险暴露估计值应使用12个月固定期限方法。
合格缓释认定标准提高,缓释违约损失率的计量规则调整较大且缓释功能提升
一是缓释工具分类有所增加。为与内部评级法风险暴露分类标准对齐,合格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具体小类略微新增。二是合格缓释的认定标准提高。比如,银行若认定商用房地产和居住用房地产为合格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应采取措施确保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有足额保险,认定的门槛和难度提高。三是合格抵质押品的缓释功能提升。初级内部评级法下,缓释违约损失率的计算规则调整为给定抵质押品覆盖部分的违约损失率和抵质押品折扣系数,通过缓释公式得出”,且抵质押品覆盖部分的违约损失率总体调低,促进缓释作用上升。
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和专业贷款的相关性计量公式略有调整
内部评级法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变化不大,仅调整了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和专业贷款的相关性(R)计量公式。金融机构风险暴露部分,资本新规区分系统重要性银行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给出不同的相关性计算公式;其中,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不必加乘1.25的系数。专业贷款部分,新增内部评级法下满足特定条件专业贷款的相关性计算要求。一般情况下,专业贷款风险暴露适用于主权风险暴露与一般公司风险暴露的相关性计算公式,但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可采用指定公式计算相关性。
市场风险计量框架的改进
账簿划分、转换以及内部风险转移处理要求更加清晰和严格
一是提出清晰明确的账簿划分依据。调整交易账簿中的金融工具、外汇和商品头寸原则上应满足的条件,提出“应划入交易账簿”“应推定为以交易目的持有并划入交易账簿”和“应划入银行账簿”的清单。二是提出严格的账簿转换管理要求。如强调账簿转换应经高级管理层批准并经监管部门认可,不得以市场事件、金融工具流动性改变或单纯交易目的改变为由进行账簿转换。三是补充内部风险转移认定与计量要求。从“银行账簿到交易账簿的信用和股权内部风险转移、银行账簿到交易账簿的一般利率风险内部转移、信用估值调整风险的内部风险转移”三个方面,提出各类风险在出现内部风险转移时的资本计量规则。
提出三种市场风险资本计量方法
新标准法的主要改进。一是引入新的计量框架。资本要求由基于敏感度方法的资本要求、违约风险资本要求及剩余风险附加资本要求三部分加总得出。二是覆盖的风险类别更加全面。在敏感度资本项下新增信用利差风险;新增违约风险资本,捕捉突发违约风险;新增剩余风险附加资本,覆盖特殊复杂产品的额外风险。三是计量规则更加细致。对不同的风险类别均制定了详细的计算步骤和要求。四是风险敏感度提升。将风险因子的线性及非线性敏感度指标——德尔塔、维伽、曲度作为资本计量的基础。
新内部模型法的主要改进。一是提出以交易台作为市场风险资本计量的基本单元。二是对实施内部模型团队的模型验证团队、压力测试、返回检验和损益归因测试、信息系统、交易台设置等方面提出最低定性标准。三是覆盖的风险因子稍作调整,如单独列示信用利差风险,将黄金从汇率风险中转入商品风险中考量。四是计量框架发生重大变化。引入风险因子的合格性检验,要求银行根据风险因子合格性检验的通过与否,分别计量可建模风险因子的资本要求、不可建模风险因子的资本要求,最终通过加总内部模型法交易台资本要求(含违约风险资本要求)和标准法交易台资本要求,得到市场风险总资本要求。五是计量规则更加全面精细。比如,计量可建模风险因子资本时,采用可有效捕捉极端情况下肥尾风险的预期尾部损失(ES)模型,替代以往的风险价值(VaR)模型。
简化标准法的主要内容。简化标准法是在2012年试行版标准法基础上演变而来。一是新增市场风险简化标准法总体要求。利率风险资本要求、汇率风险资本要求、商品风险资本要求、股票风险资本要求乘以数值在1.2—3.5之间的相应调整系数,然后加总即为市场风险资本要求。二是明确使用简化标准法的银行应同时满足的条件,如并表口径市场风险加权资产不超过150亿元等。



操作风险计量框架的改进
资本新规取消2012年试行版高级计量法;保留2012年试行版的操作风险基本指标法,具体规则没有变化;推出一套全新的标准法。资本新规重点阐述了新标准法计量规则:
一是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由业务指标部分(BIC)和内部损失乘数(ILM)相乘得出。一方面,业务指标部分等于银行的业务指标(BI)乘以对应的边际资本系数,操作风险加权资产将随着银行业务规模扩张而增加。另一方面,内部损失乘数作为调整因子,是损失部分(LC)与业务指标部分的函数,旨在捕捉银行自身内部损失特征。LC/BIC越高,其内部损失乘数就越高,操作风险加权资产就越高。二是明确损失数据的识别、收集和处理要求。银行损失数据的识别、收集和处理应满足一般要求和具体要求。比如,一般要求提到银行应具备10年观察期的高质量损失数据。三是内部损失乘数的应用受到严格限制。银行在通过自行计算内部损失乘数的监管验收前,应将ILM默认为1;通过验收后设置三年并行期,第一、二、三年的ILM分别不低于0.9、0.8、0.725,使得ILM的使用更加审慎。
风险计量方法变革的可能影响
银行内部治理面临挑战,短期实施难度预计较大
从数据质量看,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市场风险新标准法和新内部模型法的计量精细程度明显提升,对银行的数据搜集、加工和计量提出更高要求。操作风险新标准法基于准确的业务指标数据,需要银行将业务指标的各个子项目与银行内部会计科目建立映射关系,并建立高质量的损失数据库。从计量模型看,市场风险新标准法和新内部模型法均引入了全新的计量模型,其中,适用于大多数银行的新标准法要求银行在每个风险类别中计算德尔塔、维伽、曲度风险资本要求,可能给市场风险管理基础薄弱的银行带来压力。从系统支撑看,较高的数据处理量和模型复杂度可能需要强大的系统资源支撑。比如,市场风险新内部模型法需计量五大类风险因子的预期尾部损失,考虑流动性期限后,极端情况下需计算多达63个预期尾部损失指标。
资本节约空间增大,可能激励银行申请资本计量高级方法
此次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违约概率底线的上调、初级内部评级法下违约损失率底线的下调预计将对银行资本计提产生相反作用,对资本计提数量影响不大;缓释技术的调整总体降低了缓释违约损失率,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节约资本。更为重要的是,资本新规采纳巴塞尔委员会设定的72.5%作为资本底线。比起2012年试行版要求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银行遵守80%的资本底线,资本节约作用由20%提高至27.5%。因此,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相对权重法的资本节约程度将大幅提升,其中六家获批使用信用风险初级内部评级法的银行获益相对更大。从高级方法申请前景看,系统重要性银行需要满足一定的附加资本要求,资本压力相对增大。资本节约可能激励更多银行加入申请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队伍,特别是已被纳入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银行。
长期看有望持续推动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更加注重资本约束
银行在推动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过程中,将会对标资本新规要求,完善风险计量体系,加强资本计量结果的业务指导作用。一是通过修订和完善基本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可以逐步优化全面风险治理架构和职能,建立风险管理的高效运作机制,提高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协调配合效率。二是通过逐步丰富数据维度,提高数据质量,改造完善业务系统、信息统计系统、资本计量系统等,可以逐步提高资本计量的自动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通过培育科学的风险管理文化,可以将全面、全程、全员的风险管理理念传导至前、中、后台不同岗位上的员工,促使各个环节的人员都能关注和重视风险。四是基于资本计量水平的提升,可以将风险计量结果应用到银行的不同管理领域,引导业务人员从资本占用角度理解风险差异,开展差异化的定价管理、客户准入、资本配置等,注重以资本引领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建议

······

本文完整版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18期

现在征订全年刊和三年刊,

即享超值优惠

快扫码订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