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峰: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公募基金行业新征程
中国资本市场正在迎来更加辉煌的下一个十年。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坚决按照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践行二十大新理念,踏上新征程。
 
公募基金行业的初心和使命

 

2012年,公募基金行业的管理规模仅有2.8万亿元,产品数量为1000只左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走过非凡十年,公募基金行业一直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战略为初心和使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年来,公募基金行业不忘初心,坚守本源,坚守专业机构投资者职责,切实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2022年,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突破27万亿元大关,产品数量超万只,规模数量十年增长均超8倍。从产品类型来看,基金产品日益丰富,为投资者提供了包含股票、混合、债券和QDII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从产品主题来看,公募REITs、ESG主题、风格ETF、大类资产FOF以及“固收+”等产品源源不断推出,总体而言,公募基金行业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财富管理功能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政策法规频繁出台,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5月正式发布配套文件《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成为基金管理人监管的纲领性文件。此后,在产品创新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提供补充支持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例如《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和《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上文件紧紧围绕促进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这一主线,要求基金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提高公募基金行业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要、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的能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公募基金行业需坚守初心和使命,致力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持续保护投资者利益,着力提高投资者获得感,不断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新理念

 

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大资管行业的领跑者,未来需要不断更新发展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积极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家战略奋进创新。第二,作为普惠金融典型代表,公募基金帮助公众树立科学投资理念,分享资本市场成长成果,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第三,通过责任投资和绿色投资支持ESG优秀企业,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优化公司治理。

 

新理念之一:坚持长期投资,以助力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公募基金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最活跃的机构投资者。未来公募基金需继续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助力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服务。个人投资者持有公募基金的比例为51.4%,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主要持有人仍为个人投资者,而债券型基金的主要持有人为机构投资者。

 

从作用机制来看,一方面,公募基金主要通过筹集公众的社会资金,在引导公众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同时,将社会资金不断转化为上市公司的产业资本,推动优秀企业价值发现。另一方面,公募基金主要功能在于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持续为实体经济“输血”。具体来看,公募基金为许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与地方主体供给了资金,包括参与优质上市公司的IPO和定增项目,申购优质企业主体、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等。公募基金融入这些新理念在未来将继续融入到国家发展的规划上来。

 

未来,公募基金需要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子,最核心的理念在于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支持创新和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公募基金应扮演金融桥头堡角色,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领域,在投研资源上持续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例如,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资本市场价值发现作用的重要践行者,公募基金应当持续帮助符合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方向的优秀企业实现应有价值。未来,公募基金需紧跟国家战略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积极布局硬科技,实现产品创新,进一步促进优秀企业在科技进步、能源转型、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新理念之二:通过融入科技金融和普惠金融理念,回馈大众

 

作为门槛较低的大众理财工具,公募基金已成为社会公众追求分享资本市场成长红利、实现财富长期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公募基金的普惠属性体现在为普通百姓提供类型丰富的理财工具,科学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投资价值理念。

 

个人投资者由于金融素养有限,且普遍缺乏投资经验,存在风险市场有限参与和分散化程度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个人投资者还存在着显著的投资行为偏见,例如处置效应、趋势追逐、排名效应等。这一系列特征,导致个人投资者投资效率普遍偏低。公募基金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专业的投资决策和更多样化的投资组合选择,潜在提高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效率。

 

未来,差异化发展或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主旋律,金融科技实力和普惠功能或将成为公募基金核心竞争力之一。一方面,需积极推动数字化在基金公司全价值链的应用,打造新一代投研数字化系统,支持层出不穷的业务创新,解决投研中各类痛点。另一方面,基金营销的重点要转向投资者教育、精准营销、全程陪伴服务等方面,打通线上线下触点,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达到普惠效果。

 

新理念之三:坚持开放理念,走具有中国现代化特色的国际道路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公募基金行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在“引进来”“走出去”以及不断丰富的互联互通机制下,公募基金应坚持开放理念,走具有中国现代化特色的国际道路。

 

在“引进来”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地位不断提升,海外资金投资中国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海外机构参与中国市场的热情高涨,QFII/RQFII为海外机构提供了参与境内市场的重要渠道。未来,公募基金行业应该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引进海外先进资产管理经验和有益的业务模式,显著推进公募基金行业国际化进程。

 

在“走出去”方面,内地基金公司在境外设立子公司为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连接世界和中国的重要桥梁。目前,部分公募基金公司已设立海外子公司。未来需加大对公募基金海外子公司的投入,推动海外子公司与全球资管机构积极开展合作,布局全球业务,提升服务境外投资者的能力及投资海外资产的能力。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新征程

 

公募基金助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途径日趋多样,未来公募基金行业将踏入新的征程,养老金、科技、安全发展和国际化等关键词将成为公募基金行业新征程的主题。

 

新征程一:公募基金助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大后,《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出台,标志着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正式落地。

 

公募基金是最契合养老金运营要求的财富管理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养老金的长期资金属性的显著优势,也可以为养老金资产配置提供丰富的底层产品和工具。公募基金助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公募基金需积极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为我国养老金体系改革注入丰富活力。另一方面,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和丰富的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增加养老第三支柱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未来,公募基金需推出更为丰富的养老基金产品,并主动承担养老金融投教职责,细致做好投资者教育与陪伴。由于个人投资者通常可能存在的“惰性”和“非理性”,初期,个人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可能不高,并且个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可能存在失衡的情况。公募基金公司可以设立适当机制,解决个人投资者选择投资产品的决策困难。当个人不知如何选择投资产品时,相关合格机构可以提供养老产品“白名单”,供个体投资者进行参考。

 

新征程二:将科技和安全发展概念融入到中国范式的ESG投资

 

近年中国在ESG基金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跨越式提升,并在ESG投资领域积极探索优秀实践。在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碳中和政策、金融对外开放和海外投资增长、社保保险等长期资金进入的影响下,中国ESG投资发展空间广阔。

 

从公募基金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ESG公募基金产品的数量和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GSIA口径,截至2021年底,共有29家基金公司发布了78只纯ESG公募基金产品,总资金规模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基金整体规模较国外发达市场相比仍然较小,但增长迅猛,意味着市场对ESG理念的接纳和认可度有很大提升。

 

公募基金的ESG投资可以在与国际框架对接的前提下,具有中国特色,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科技和安全要素加入到ESG概念中。全球价值链扩张趋势放缓,制造业本土化趋势不断加深,新技术应用、地缘政治、疫情三因素加深“逆全球化”趋势。近年来,我国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础上,反复重点强调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在“逆全球化”和中美科技脱钩的背景下,我国核心技术领域屡遭“卡脖子”。公募基金投资应该从国家战略出发,大力支持“卡脖子”行业发展。中长期来看,经济转型背景下,硬科技和国家安全在经济增长中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从盈利的角度来看,科技和安全赛道中长期的盈利增速更高,仍有较多优质企业等待公募基金挖掘。

 

公募基金设计相关产品需要重视国产替代和技术创新等相关标的,尤其是在以ESG为概念的基金中,增加国家安全和科技自立相关的概念标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领域。第二,维护人民安全和巩固社会稳定的领域。第三,产业链安全的相关领域。公募基金从众多投资标的中发现价值,帮助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的企业成长。

 

未来公募基金的新征程应该坚持具有中国现代化特色的ESG投资,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并持续向长期资金需求强烈的重点领域倾斜资源。

 

新征程三:协助资本市场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2022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详细阐述了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讲话特别指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资本市场具有明显的新兴加转轨特征,经济体制持续演进带来产业不断升级、上市公司结构的变化。不同类型的上市企业估值分布并不均衡,国企估值相对较低。截至2022年11月底,地方国有企业、中央国有企业、民营企业PE(TTM)中位数分别为16.56倍、23.41倍和29.22倍。

 

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不仅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同时也是维护中国经济独立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估值高低直接体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国资委旗下的央企是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基建交通、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力量。在资本市场上,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的国有企业估值整体偏低,市场认可度不高。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公募基金需在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重构整个市场的估值定价体系,尤其是改变当前机构投资者的认知,是国有上市公司价值重估的核心关键。公募基金公司应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中作为规模最大的价值发现者,应甄选行业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且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质国企,支持其价值回归。通过专业的投资研究过程,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参与到最具成长空间且最符合国家长期发展的国有企业,助力实体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让广大投资者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持续受益。

 

......

本文完整版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