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永刚:回归本源,发挥信托制度优势 | 新刊鲜读
从融资到投资,信托已走上行业转型之路
 
信托的应用范围可与人类的想象力相媲美——这是美国信托业权威斯考特的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王永刚认为:“信托业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涉及到三个利益相关方:委托人、受托人以及受益人,这与银行的业务‘借款、存款、结算’有实质的不同。在信托关系中,委托人的财产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无论是参与慈善公益、助推技术革新还是支持艺术创作。”
 
相较于诞生初期,信托业在经历了几轮整顿和改革后,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实践。新中国的信托起源于改革开放,即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成立的初衷是打造一个信誉中介机构,面向全球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诞生初期的中国信托本质上是“资金引入行为”,但近些年随着法律社会的逐步完善,学界和业界均提出信托产业应回归其本源,与国际接轨。王永刚认为信托业将会建立起三大主营业务的运营体系:资产管理、服务信托以及慈善公益信托。信托公司已经在沿着这个方向转型了,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开展多年“非标融资”业务后,信托公司要将业务重心转向“信托投资”,需要持续提升“投资能力和制度建设”。面对变化和调整,一个企业对战略风险的控制力决定了其生死存亡。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产新规”)正式发布。新规实行以来,非标全面收缩,部分房地产信托出现逾期。对此,王永刚预测信托业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这是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克服的困难。

 
发挥公益职能,参与社会治理
 
所谓信托的制度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托账户”职能和破产隔离。王永刚认为,信托业能够在公益慈善、涉众资产管理以及家族代际传承三个方面贡献巨大的社会效益。
 
“近几年来,健身房、理发店和美容院卷钱跑路的案例也不是少数了。消费者维权难,而信托公司可以在涉众资金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王永刚举例说。他认为,“防患于未然”意义重大,即利用“信托账户”将消费会员卡的资金与其营业收入实行“隔离”,防止借发卡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避免出现跑路后巨大的社会治理成本。
 
另一方面,长久以来,中国社会一直以家庭为纽带,而代际关系中又分为向上和向下两条。“向上,设立一份‘孝养信托基金’以赡养老人为目的;向下,则多是隔代长辈为孙辈设立的教育基金。”信托公司介入老人赡养议题,是探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问题,是对传统孝道的规范和现代化。而同时,老龄人群的财产传承也成为了社会治理的重大关切。王永刚指出,由隔代长辈为孙辈设立的教育信托基金在近些年成为大趋势,信托公司也能够在管理“第三代教育基金”方面发挥专业优势,更稳定、高效和顺利地完成家族传承和社会人才培养。
 
再者,王永刚同样认为,“公益/慈善+信托”也实现了信托业更重要的社会价值。灵活多样的个人和组织慈善信托,正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慈善信托和公益基金会需要建立合作关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的慈善文化。王永刚为我们分享了万向信托正在跟进的“杭州大华书场”公益信托项目:杭州有一些老年人喜欢听书,这些“小众”老年群体缺乏经济支撑,万向信托通过慈善信托项目,支持老艺术家们走入各个社区开展活动,大大丰富了杭州老龄人群的文娱生活。“相信随着信托行业转型的不断推进,这样的案例会越来越多。”


 
通过不同委托人和共同收益人的设置,促进乡村振兴和“双碳减排”
在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后,乡村振兴便成为了国家重大议题。同时,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了意义重大的“双碳承诺”,即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包括绿色信托在内的绿色金融仍在初级阶段,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万向信托几年前推行过林权信托,即将农村各家各户林业经营权设立信托,集中起来委托专业机构经营管理,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和青山绿水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表于《北大金融评论》2022年第三期(总第12期)的《信托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王永刚曾指出,信托支持乡村振兴的几大主要模式包括慈善信托、土地流转信托、农村产业链金融信托以及乡村治理类信托。
 
王永刚在文章中介绍,自2015年万向信托启动“水基金信托”以来,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已记录到包括白鹇在内的9种哺乳动物和13种鸟类,生态产业初具规模,每年平均支付村民补偿金约172元/亩,高于村民自营收入20%。经过几年的努力,各方面都趋于成熟,社会知名度逐步扩大,年均逾2000名志愿者参与青山村公益活动,带动年均访客超一万人,成为杭州新的网红打卡点。
……
本文完整版即将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