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在粤港澳大湾区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探索“9+2”城市的金融集聚,厘清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对空间格局的驱动机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公共治理所副研究员魏玉君博士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金融产业的空间异质性与空间依赖性。
 

  4月9日晚,应巴曙松教授邀请,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公共治理所副研究员魏玉君博士做客北大汇丰金融云学堂,带来题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的精彩讲座。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共1176人次观看,收获1508个点赞。

  魏玉君博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后。她的研究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宏观经济与政策分析、制度成果创新以及大湾区的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尤其是金融产业的集聚发展等问题。

  讲座开始,魏玉君博士指出,金融业在全球湾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正由传统形态转型升级为服务经济、创新经济,这就要求金融由航运金融、商业保险等服务临港工业的单一业态,发展为包括风险投资、金融科技、金融商务、绿色金融在内的多元化业态。在粤港澳大湾区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解决当下大湾区金融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利用并发挥大湾区“一二三四”的多体制优势,摸清大湾区内部城市金融发展、金融空间联系对大湾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成为加快大湾区打造世界顶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重要议题。


  对此,魏玉君博士介绍了金融集聚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金融集聚是在传统产业集聚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与一般的产业集聚相比,金融产业集聚的集聚速度更快、集聚程度更高、影响范围更广、影响力度更大、集聚风险更大,因此监管的必要性和难度也更大。金融集聚的研究理论中,空间经济学是把空间的概念导入传统的经济学中,着眼于空间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金融地理学则是一门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来研究金融领域问题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和应用,现已成为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魏玉君博士随后提出了基于区位熵的金融集聚分析,从金融增加值、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四个角度分析了2005至2019年间粤港澳三地金融产值相互对比关联的势态,以及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比照情况。熵权法是几乎不受人为主观性影响的、较为客观的计算权重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各个指标出现变异的多少来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值。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研究在空间格局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而且金融集聚水平差异化呈现明显的增大态势。借助地理可视化工具,绘制出关于大湾区的金融集聚水平图,基于对不同时间断面的比较,可以发现大湾区绝大部分城市的金融集聚程度分值不断上升,尤其是香港、深圳和广州的金融集聚呈现出显著变化。

  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相关性的模型构建,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存在金融集聚的空间相关性,且随着时间的推进,金融集聚的空间自相关性在显著增强。

  最后,魏玉君博士梳理了金融集聚的影响因子,并提出了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模型构建来探测金融集聚的空间分异性,揭示其背后的驱动因子及交互作用,进而发现发现影响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最为重要的因子有交通运输、吸引外资和海外贸易三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类因子的作用程度在不断地加大,同时所有影响因子对金融集聚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任何两种影响因子对金融集聚的交互作用均大于单一影响因子对金融集聚的独立作用,呈现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两种交互关系。


  在提问环节,魏玉君博士就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实施“双循环”战略、大湾区如何借助区位优势未来逐渐实现资本市场开放等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

  此次讲座是“北大汇丰金融云学堂”的第11期。“北大汇丰金融云学堂”由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发起创办,旨在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便捷性,邀请金融业界各个领域资深专业人士对自身所从事专业或研究课题进行在线解读分享。

撰稿: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