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霞:乡村振兴中的“农业减碳”
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于2017 年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是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指引下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总体要求。按照这一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乡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为了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21 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

 

尽管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到农业农村转型的诸多领域,但其中一个最关键的领域就是如何将农业农村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发展模式,从关注农业农村经济本身转向关注农业农村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系统和谐共生转变;也就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绿色转型。我国2021 年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将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中之重的举措。农业农村绿色转型也反映了人类社会认识领域的三个划时代飞跃: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人类飞跃到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服务及和谐共生的理念转变,从单纯追求效率到同时兼顾效率、公平和可持续性的理念转变,从关注短期效益拓展到同时关注中长期效益的理念转变。

 

就在乡村振兴战略逐渐步入规范化的运作轨道和我国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 年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双碳”目标成为我国未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将倒逼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必须以绿色发展为价值引领和增长动力,必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和可持续的创新发展之路。“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于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我国需要在推进发展的同时实现快速减排,时间紧任务重。

 

探索农业固碳增汇和空间减排的能力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融合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引领和激发,探索农业固碳增汇和空间减排的能力,助力农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将为我国最终实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碳中和是指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区域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通过自然或人为的方式吸收而实现相互抵消,达到“排放=吸收”的数量平衡以及实现净零排放。碳中和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碳减排与碳清除,这两者性质有所不同。碳减排是减少现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就是减少温室气体的碳源。碳清除就是把排放的温室气体通过自然或人为的方式加以安全地清除、隔离并封存;碳汇是实现碳清除的最重要途径,主要是通过陆地或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并储存温室气体。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主要是通过农田、林地、草地和湿地等土地生态系统来实现;农田、林地和草地等的固碳能力和水平与农业农村经济系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及管理制度等密切关联。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关键部门,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农业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它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而且体现在它在碳汇方面的重要作用。

 

虽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主要来自非农部门,但农业部门对温室气体尤其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2014 年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主要来源于农用地排放、动物肠道排放、水稻种植排放、动物粪便管理排放和农业废弃物田间焚烧排放等。如果包括农业生产用能(包括农机、渔船渔机等)和农村生活用能,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左右。随着人口增长对食物需求(尤其是奶类和肉类)的增加和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不采取额外政策的话,农业活动和农村生活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另外,我国碳中和承诺也涵盖了非二氧化碳气体,而甲烷和氧化亚氮作为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非二氧化碳气体,其捕获热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 倍和298 倍,这两种气体在我国农业活动中的量排放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0% 和60%。

 

 

为了达到碳中和,我国提出到203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 年下降65% 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从目前的15% 提高到25% 左右。因为温室气体增加的排放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消耗;为此,抓住能源这个关键领域,国家在产业布局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降效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不懈的努力和发展规划。尽管如此,由于受制于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经济合理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估计到2060 年左右,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以及工业非能利用领域还有约15 亿吨碳排放需要通过自然碳汇、碳捕集等措施予以解决。因而,如何通过农业农村经济的绿色转型充分发挥农田、林地和草地等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对于解决碳中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助力实现全社会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早在1997 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就得到了重视,该议定书呼吁各国通过农田管理、人工造林等措施实现的“碳汇”来抵消本国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

 

加速绿色低碳农业发展和传统农业转型

 

今后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我国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加速绿色低碳农业的发展和传统农业的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首先,创新农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节约型循环农业,减少农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以自然资源大量消耗、高化学品投入(化肥、农药和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等)及高废弃物排放量(作物秸秆、农药和农膜包装物、畜禽粪便等)为代价来促进农业生产率增长的粗放型经营模式。这一传统模式不仅导致了资源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而且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若想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低碳农业的成功转型,必须创新农业绿色低碳技术并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在保障农业生产率较快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自然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化学品的低投入、低排放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

 

其次,积极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碳排放的精准监控和高效管理。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农业将在农业减排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智慧农业将传统农业实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利用不同的智能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例如,高效灌溉、有针对性地精确使用杀虫剂和肥料等;利用物联网智能农业技术实时检测杂草或侵染物,监测天气和土壤等状况来减少投入品使用量。另外,智慧农业还可以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溯源和监督,从而实现对农业全产业链碳排放的精准监控和高效管理。在智慧农业的支撑下,使得实现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成为可能。

 

第三,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和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是决定我国碳中和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为此,在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固碳能力的科学测算,从而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做出长期的合理规划。另外也需要提升农田、林地和草地资源的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提升单位面积的固碳潜力。对于农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我国正在推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休耕轮作及有机肥施用等项目都有望起到积极成效;这些项目还需进一步提升实施成效并扩大受益范围。我国也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已经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在碳汇方面的成效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这一项目仍然在继续稳步推进。近些年国家通过引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来全面推进草原禁牧轮牧休牧,期望能稳步恢复草原生态环境;但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还面临较大挑战,这方面还需出台更有效的创新性政策保障。

 
......

 

本文完整版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