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我与《中国金融》情缘及中国金融实践发展
12月10日,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巴曙松教授在《中国金融》杂志“70年•70人”专栏发表文章指出,持续七十年的努力,使得《中国金融》已经成为观察中国金融业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成为促进理论、政策与市场交流的重要平台。
 
文 / 巴曙松教授(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金融市场上从事金融政策研究,虽然从事的具体金融领域不断变化,但是跟踪阅读《中国金融》杂志则是一直以来的习惯。在我心目中,《中国金融》杂志象一名常常要听取指教的、与时俱进的资深师长,也像是一位隔一段时间就要相互交流一下心得与感悟的朋友。
 
每当我在一个关注的主题之下有所思考,有所体会,就常常会写出来,送到《中国金融》杂志发表,从2002年开始在《中国金融》发表文章,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简单统计了一下,前前后后围绕不同的主题,在《中国金融》发表的文章差不多四十篇,其中有两篇文章:《危机推动下的金融监管变革》(2010年)、《货币市场基金与利率市场化—从国际比较看当前中国货币市场基金争议》(2014年)还被列为封面文章,配上照片在封面重点推荐,对于一名金融研究者来说,这是一种热情的鼓励。
 
2002年我在《中国金融》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关于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授信风险集中度管理的,而巴塞尔资本协议及其演变则是我在中银香港从事风险管理工作期间就一直跟踪研究的领域,当时巴塞尔协议II刚刚处于起步讨论的阶段,我当时在中银香港具体牵头组织起草重组后的《中银香港风险管理政策与流程》,其中支持我们起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就是还在讨论中的巴塞尔协议II,据了解,这份凝聚了许多人智慧的《中银香港风险管理政策与流程》一直沿用到现在,通过在《中国金融》发表这些关于巴塞尔资本协议与风险监管的文章,不仅可以把自己亲身参与巴塞尔协议实施的体会有所总结,同时当时也希望把这个当时在理论和实践界关注度还不高的主题通过在《中国金融》的发表来使得更多的金融专业人士关注。
 
在《中国金融》2010年发表的《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的新进展》、2011年发表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巴塞尔资本协议III下的新挑战》则记录了我对巴塞尔协议问题的持续跟踪,其中我围绕巴塞尔资本协议与风险监管发表的一些文章因为得到国务院决策者的批示而在监管部门推动巴塞尔协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得到采纳,我自己也通过担任当时的中国银监会成立的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而得以有机会对巴塞尔资本协议III在中国的实施而贡献一点专业力量。在这个理论研究、政策推动与市场实践的过程中,《中国金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专业交流平台。
 
因此,持续七十年的努力,使得《中国金融》已经成为观察中国金融业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成为促进理论、政策与市场交流的重要平台。当前,中国金融业面临着异常复杂的国际与国内环境,期待《中国金融》杂志在新的时期能继续发挥这种独特的专业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