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海闻:深圳未来十年发展动力是基础研究
12月4日,在第20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召开前夕,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院长海闻教授接受深圳商报记者专访并指出:中国要想发展,就要进一步改革开放;深圳要想发展,就要重视教育和基础研究。而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北大汇丰商学院打造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决心不会变,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定位不会变。
 
海闻教授: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院长

12月4日,在第20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召开前夕,海闻教授接受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指出:中国要想发展,就要进一步改革开放;深圳要想发展,就要重视教育和基础研究。而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北大汇丰商学院打造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决心不会变,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定位不会变。
 

信心不变: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海闻教授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必然要面临来自外界的挑战,而中国未来要想发展,就要“真正融入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当中去”。如何融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海闻教授坚定地说。他认为,未来中国要想化解来自外界的压力,就需要强调两个关键词——规则和共赢。规则,意味着加强对知识产权等的保护,让质疑者无从指摘;共赢,意味着在平等的前提下进一步互惠互利,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朋友”,才能让民族复兴更加顺利、平和。

 

现阶段,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尽快“唤醒”经济?海闻教授认为,政府通过减税、补贴等办法来促进经济复苏是有效的,但更重要的是改善营商环境,特别是改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营商环境,这才是长久之计。对民营企业提供多一些扶持,通过各种途径保证就业,这些都是中国经济摆脱“疫情阴影”的关键。而海闻教授指出,一方面,中国要建立好内循环的产业链,尽量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不能“独善其身”。“这次疫情是全球的灾难,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要能够帮助其他国家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这对我们将来的国际地位也是很重要的。”

 

追求不变:深圳的眼光要放远一点

 

今年,中国经济学年会第三次落户深圳,这里固然有偶然的因素,却显得别有深意——迎来40岁生日的深圳经济特区,不就是经济学界最好的研究对象?深圳经济特区40年间的飞速发展,已经让经济学界叹为观止。那么未来,深圳该如何续写“春天的故事”?海闻指出:“深圳的眼光不妨放得长远一点。”

 

海闻教授口中的“长远眼光”,指的是在教育和基础研究领域里要有“埋头耕耘,不问收获”的执着。“深圳非常重视成果转化,这没错,但深圳对于未来要有10年甚至20年的规划和布局。深圳在科技、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未来10年的发展动力是什么?我认为,很多科技创新首先要有基础研究的突破,基础研究出成果,才能让更多产业受益。而基础研究的基地在高校,在研究机构。所以,深圳要想真正成为国际级城市,重要的一点是加强基础研究。除了理工科的基础研究外,人文社科的基础研究也要有长远的眼光。我相信,未来10年,这才是深圳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

 

目标不变:北大汇丰未来着眼提升两个“力”

 

2004年海闻教授从北京南下深圳创办北大汇丰商学院时,并不被外界看好。为什么他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垦荒”?“我当时把深圳与美国加州做了比较,发现两个地方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在最初都不是发达的,但是开放、包容,吸引一批批创业者涌到这里,城市充满活力。看看后来美国加州名校云集,我相信深圳也一定会有这样的前景。深圳包容、开放、允许试错,所以我相信深圳一定能像加州一样后来居上。我相信,一流的商学院一定是深圳需要的,所以我充满信心。”

 

在深圳扎根16年,北大汇丰商学院也的确像海闻所期待的那样,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在这期间,北大汇丰商学院每年都要培养超过300名优秀的金融与经济领域拔尖人才,同时通过培训、MBA、EMBA课程等,为深圳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提升理论素养。

 

海闻教授提出未来5年北大汇丰商学院将致力于提升两个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我们希望在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方面,能够做出一些走在世界前列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和企业、政府等合作,建立智库,解决一些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为社会服务,为深圳做出贡献。这两个‘力’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目标。”海闻教授说,希望北大汇丰商学院能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华为、腾讯”,能成为深圳一个响当当的教育品牌,用办学成果反哺深圳,助力深圳的高等教育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来源:《
深圳商报2020年12月5日第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