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枯竭、气候变化加剧等全球性问题的蔓延,使全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巴曙松教授受邀在《中国银行保险》撰文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下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是中国“十四五”期间的政策重点,也是中国实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等远景目标的必由之路。
文 / 巴曙松教授(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银行保险报》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毓(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
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发展的可持续性,则强调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工业革命时期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带来了21世纪更为严重的资源紧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气候变化加剧等全球性问题,使全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而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下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是中国“十四五”期间的政策重点,也是中国实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等远景目标的必由之路。
1993年,中国政府为落实联合国大会决议,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作为战略目标。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要义是可持续发展,自此将可持续发展写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奠定了永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调。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回望“十三五”,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治理成果丰硕,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均有减少,大宗固废资源再利用率提高,地表水优良水体逐年增加,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边疆荒漠化治理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建设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性协调发展成效显著,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正在不断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方面,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实际成效,碳排放交易试点运行良好,科技创新催生新型产业,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增加,“光伏+”扶贫项目落地生根,在线政务平台惠民便民,贫困发生率降至0.6%,养老、医疗、低保等基本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2020年是中国积极有效进行疫情防控的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一年。除了推动中国经济的绿色复苏,还要为2020-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蓄力。为了更好地应对国内外挑战,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应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要构建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生态文明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旨在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要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落实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是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低碳转型能力、创造绿色繁荣应倡导绿色生产,鼓励绿色消费,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完善煤电清洁高效的利用方式的前提下逐步降低对煤炭的依赖,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电力在终端能耗中的占比,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增加新能源科研投入,进一步降低光伏、风电、地热能等市场化、规模化应用成本,推动建立清洁低碳绿色的能源体系,打造多元化能源供应、流通体系。还应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绿色产业,增强绿色供给,建立绿色供应链体系;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广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触及生态红线,在生产、消费、流通等过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将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脱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方针。在防止土地荒漠化、退耕还林等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严守发展界限,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通过制订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构建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是主流,要将热、电、气、冷等综合能源需求与新兴建筑、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结合,将低碳交通、零碳城市与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建设形成设施联通。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打造健康美丽宜居乡村,以城市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以乡村特有的资源优势助力城市发展,全面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