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勘: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资金中介作用,支撑各行各业的发展。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非常庞大且复杂,贯穿于银行的所有部门和各条业务线。上海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市场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助理丁勘女士从不同的银行风险种类出发,探讨了不同类型风险的管理体系,并提出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方法。
 

12月25日晚,应巴曙松教授邀请,上海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市场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助理丁勘女士做客北大汇丰金融云学堂,带来主题为“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精彩线上讲座。根据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共1120人次观看,收获2508个点赞。
 
丁勘女士现任上海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市场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助理,负责市场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国别风险相关的政策制度、计量模型、系统建设、巴萨尔协议达标等相关工作,牵头组织完成了上海银行的资金业务前中后一体化系统建设、IFRS9估值系统建设,整合银行前中后台数据、优化流程、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此外,丁勘女士曾在宁波银行从事资金交易、债券交易、利率衍生品交易、市场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等工作。具有丰富的金融市场交易和风险管理工作经验。
 
讲座开始,丁勘女士首先介绍了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概况。她指出,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从总行到支行贯穿于银行的所有部门和银行的各条业务线。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主要有六种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信息科技风险,其中最常见的是信用风险。通常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有三道防线,丁女士指出,三道防线一定要形成管理联动,强化风险条线管理,实施风险类别全覆盖管理,才可以建立完善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对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目前有比较完整的全流程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流程之外,有三种工具进行加固。授信政策是根据对宏观局势的判断,银行选择给哪些行业放款,在哪些区域给予重点关注,制定授信政策,统一和传导风险偏好,与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相匹配,除了授信政策,还有风险计量和资本管理、问责约束两种工具。
 
谈到操作风险管理,丁勘女士指出,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之间有一定的重叠;有时操作风险是引起信用风险损失或市场风险损失的主要原因。此外,操作风险也可能直接造成声誉风险或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管理有三大工具: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CSA)、关键风险指标(KRI)和操作风险事件收集(LDC)。三大工具分别从未来、现在、过去的完整视角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并相互衔接、相互作用。
 
丁勘女士随后介绍了市场风险管理的逻辑架构和管理体系。市场风险数据的连续性在三大风险中最好,计量结果应用日常管理也更多。为了保障模型的有效性,会进行压力测试、模型验证和返回检验。在压力测试的基础上,返回检验与模型验证作为市场风险计量模型的验证体系,为模型的精确性提供支持。在市场风险管理的应用层面,建立有效的报告管理平台,规范报送路径、报告类型、对象和报告频率,使监管机构、董事会、高管层、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能够及时获得充分、可靠的信息,有效地履行各自的职能。
 
在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目前银行账户利率风险主要有重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性风险这四类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分析方法主要分为短期和长期的两种。短期主要考虑控制净利息收入的波动,长期以控制净现值波动为主要目的。
 
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分为流动性头寸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两种。流动性头寸管理旨在合理地安排、调配、运用资金,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使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实现资金流动性和效益性二者的协调统一。流动性风险管理则是为了测试银行在出现流动性危机时,是否有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危机对银行所造成的冲击,并制定应对危机的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情景动态模拟和压力情境动态模拟两种方法。

丁勘女士讲解风险计量及资本管理方法
 
最后,丁勘女士介绍了风险计量及资本管理方法。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方法包括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最低资本要求,第二支柱是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第三支柱为信息披露。保障资本管理除了三大支柱,还包括两大抓手,即系统平台和数据质量。所有管理政策的落地都要依赖于系统的支撑,数据从源头方面也需要统一。在支持体系方面,主要是风险管理人才和文化的培养,在每一个层级都需要体现主动管理文化。因此,整个银行的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完备且逻辑非常强的体系。

丁勘女士回答观众提问

 

在提问环节,观众们踊跃提问,丁勘女士就融资租赁公司的指标、金融科技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债券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计量方法、零售业务的增长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
 
此次讲座是“北大汇丰金融云学堂”的第10期。“北大汇丰金融云学堂”由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发起创办,旨在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便捷性,邀请金融业界各个领域资深专业人士对自身所从事专业或研究课题进行在线解读分享。

撰稿:汪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