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当下,如何从经济学角度理解疫情?疫情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什么影响?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说全球联手抗击疫情是最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本次讲座中,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中国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博士从对疫情的经济学理解、全球金融市场形势以及如何有效缓解疫情冲击三个维度展开具体分析,并结合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例子介绍了其内在逻辑。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开场致辞。
4月15日晚,应巴曙松教授邀请,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中国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博士做客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带来主题为“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的精彩讲座。
曹远征博士直播开场
讲座开始前,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致辞,对曹远征博士表示欢迎和感谢。巴曙松教授指出,在高度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此次疫情让整个社会和经济系统短期内停摆,这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同时,此次新冠疫情的爆发还叠加了石油危机和局部粮食价格大幅波动,预计疫情将深刻影响中国乃至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巴曙松教授强调,深入研究此次疫情的影响对缓解疫情冲击、把握未来经济走势至关重要。
巴曙松教授致辞
讲座开始,曹远征博士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对疫情作了阐释。
首先,疫情的冲击与经济的发展相悖,抗击疫情需要采取隔离措施,而经济发展需要互联互通。第二,此次疫情同时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对经济产生冲击,且对供给侧的冲击更大。第三,疫情边际引领宏观经济政策。为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经济政策需视疫情而定,由“主动应对型”变为“被动防守型”。第四,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和重心正在发生转移,“应对型政策”逐渐向“安全垫政策”过渡,以缓解疫情的次生危机。第五,时间和医疗资源配置率是影响疫情冲击的关键指标。时间越长,经济偏离轨道的程度越严重;医疗资源配置率则直接影响死亡率的高低。第六,此次疫情的发作具有继发性,不排除未来人类与病毒长期共存的可能。
随后,曹远征博士分析了疫情冲击在金融市场中的表现。他指出,此次疫情带来的金融动荡与2008年金融危机不同。2008年金融危机是资产负债表衰退危机,表现为家庭资产负债表衰退引发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衰退危机。而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并没有出现上述情况。一方面,2008年以后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措施使家庭资产负债表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相对稳健。另一方面,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低利率水平导致政府和非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在近些年不断上升。因此,政府、非金融机构与家庭、金融机构杠杆率的反向走势形成了一个“杠杆墙”,阻止了金融震荡的向外传递。
曹博士指出,“杠杆墙”的存在并没有缓解市场对当前形势的担忧。此次金融动荡可能带来主权债务和非金融机构债务的快速衰退,进而导致“杠杆墙”被穿透,引发包括家庭和金融机构在内的全面资产负债表衰退。曹博士详细解释了这一担忧。首先,各类股权基金的资产负债表存在进一步衰退的可能。美国股市的多次下跌使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受到重创,若投资者大量赎回,会导致其资产负债表迅速衰退。其次,非金融机构的高债务风险逐渐显露。此次疫情伴随石油价格危机对美国页岩油行业造成了极大冲击。页岩油行业的杠杆率较高,在预计石油价格可能长期低迷的情况下,该行业的资产负债表也会衰退。石油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价格的下跌会带来更大范围的金融风险。此外,疫情可能导致服务业债权债务链条的崩断。服务业的就业人员较多,现金流支出较大,当现金收入不足,支出表现刚性时,资产负债表就面临衰退危险。
曹远征博士分析疫情冲击在金融市场中的表现
谈到疫情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曹远征博士表示,美国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依旧未能有效缓解美元流动性紧缺的问题,这会带来两方面的风险:一是其他国家资金外流,本币面临贬值压力,可能出现类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式的货币危机;二是欧元区一些国家疫情严重,财政支出和政府债务数目巨大,由于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存在发生类似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一旦出现金融危机,将是资产负债表衰退危机、货币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的叠加,其复杂程度将前所未有。
最后,曹远征博士强调,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外生性的,无论是从公共卫生还是经济学的角度看,全球联手抗击疫情是最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全球公共安全政策。
在直播互动环节,在线观众积极提问,曹远征博士深入解答了 “美元荒”成因、人民币汇率走势以及中国经济复苏等多个问题。直播结束后,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向曹远征博士赠送纪念品并表示感谢。
此次讲座是“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的第75期。“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主办,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承办,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作为学术支持。“金融前沿讲堂”将继续邀请业界权威人士讲授金融前沿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为北大学子打造聚焦金融市场最新趋势与动态的优质平台。
撰稿:吴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