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致北大新同学的一封信
  今年与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出的,还有来自不同年代的七位“北大新生”亲笔写就的七封信,为北大新一级学子送去来自北大的期许和祝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院长海闻教授便是其中一封亲笔信的撰写者。他在信中回顾了当年的大学岁月,希望新生们牢记北大“忧国忧民,肩负社会责任;追求卓越,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志存高远,砥砺前行,谱写新的辉煌。

文 / 海闻教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院长)

 

致北大新同学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

 

  你好!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已经是北京大学的最新成员了,恭喜你!

 

  四十二年前,像你们一样,我也接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与你们不同的是,我不是一个刚毕业的中学生,而是一个在祖国边疆农村下乡九年,已经二十六岁的“知识青年”。不过,我们那一级还有年龄更大的,有一个32岁的两个孩子的爸爸!他是一九六六年的高中毕业生,由于“文革”中大学不再通过考试招生,他一直等到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才有机会上大学。当然,我们中也有像你们一样的中学应届毕业生,但多数比你们还小,因为那时从小学到高中才九年。
 

  不同年龄的同学在一起学习是我们那一届北大学生的特点,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又是另一个特点。我们经济系八十名同学,从初一到高三学历的学生都有。即使完成了高中教育的同学,十二年的学业荒废,学习大学课程也是很辛苦的。但是,那时的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如枯苗望雨,似久饥盼食。每天一早出操锻炼身体,夜深了还挑灯看书。我英语不好,分到了“慢班”,从ABCD开始学起,为了尽快赶上去,就准备了很多单词卡片,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背,甚至在走路和在食堂排队时口中都念念有词。我最佩服历史系的一个同学,他干脆就背《英汉字典》,词汇量迅速提高,也为他后来出国深造打好了语言基础。几十年后,当年教过我们高等数学的靳云汇教授感叹地说:“你们是我教过的数学基础最差的学生,但也是最用功最拼命的学生!

 

  我们之所以如此用功学习,是因为有一种北大人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当时的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迫在眉睫。作为北京大学的学生,我们深知肩上的重任。“忧国忧民,肩负社会责任;追求卓越,不断改革创新。”这是北大的传统和精神,也是我们这一代北大人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为将来参加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好准备。

 

  “宽口径,厚基础”是北大人口口相传的学风,大家都很注重专业理论学习,同时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格局。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和毕业,而是积累知识与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记得当时法律系的同学除了本专业的学习之外,还经常到我们经济系来听课和参与对经济改革的讨论。我也去法律系听课,考虑经济发展中如何加强法制建设。我们班的易纲同学,上学时就关心国家大事,努力学习前沿知识,后出国留学,如今成为国家中央银行的掌门人。此外,我们中还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北大七七级,人数虽不多,但人才济济,在国家的改革开放中起到了中流砥柱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今,40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一级的北大人都已经过了耳顺之年。我们这一代人即将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世界将属于今天的年轻人。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说“每一代都有属于自己一代的作品……现在轮到我们来做一些伟大的事了。”现在,北大的传奇将翻开属于你们的篇章了!你想在北大的历史上写下什么呢?我相信,在你人生的重要阶段里,在北大追求世界一流的征途上,你会志存高远,砥砺前行,拼搏向上,谱写辉煌!

 

  同学,收拾好行装,准备出发吧!

 

海闻

北大经济系77级学生

2019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