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特”的视角理解数据和信息的含义(第39期)
【对话主持】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巴曙松
 
【特邀嘉宾】
协同数据联合创始人,国际数据管理协会中国区创始人、主席胡本立

第一,不同层次的问题需要在不同层次中去讨论和解决。我们现在的讨论基本上是不分层次的,从香农的信息论到下面的比特,技术上的中间层到具体业务,还有经济金融的概念,这里面有好几个层次。我觉得不同层次的问题需要在不同层次中去讨论和解决。当然跨界很重要,许多创造发明都是跨界产生的,但是跨界也有风险。
 

第二,不同层次的问题需要能被打通。创新如果是跨层次的,那么就需要打通这些层次。打通是数据管理的老问题了,但整合孤岛打通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一种普遍的看法就是技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就是有再好的技术和算力,真的打通还是需要靠人的介入。
 

第三,直接与间接的问题。科技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可能有两方面,一个是直接的,一个是间接的。科技一方面直接改变人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人的行为变化产生的数据间接影响经济的模型。它们之间是有连接的,这种连接主要还在人。
 

第四,几种不同的概念和数据的定义以及分类问题。我觉得分类现在是个很大的问题,主要是概念的定义和分类。首先,分类是物理的还是人为的?物理的意思是这个数据的产生是由自然规律来决定的,人的因素很少或者没有。自然科学基本上希望把人类的因素都去掉,但事实上又少不了人。不管是极为抽象的广义相对论,还是其他理论,最后都是人研究出来的。上面讲的分类需要有一个验证的过程,现在许多情况很难验证,也经常变化,从而导致人也在改变这个情况。人的一些看法、理解和定义都在变化,但是物理方面的东西却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例如温度、气候。其次是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分类,每个领域是从自身的某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如果你要他换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世界,这个领域就不是原来的那个领域了,这里面有交叉问题。


本期下载链接:
https://english.phbs.pku.edu.cn/uploadfile/2021/0513/20210513114242384.pdf